1977
难忘的一天、给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
1980
读《画蛋》有感
1981
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6
树木·森林·气候
1990
带刺的玫瑰花
1992
动口与动手
1994
尝试
1997
乐于助人
1999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
诚信
2002
心灵的选择
2003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4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2005
忘记和铭记
2006
模仿
2008
汶川地震
2012
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2013
经验与勇气
2014
山羊过独木桥
2015
女儿举报老爸
2016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特别提醒
家长考生当心“考后综合征”
■家长要尽可能放松心态,避免把负面情绪和压力传染给孩子
■告诉孩子高考只是新的起点,不是终点,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
■指导孩子选择健康的放松方式,尽量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休息
人生剧本之体验
那段一去不返的青春被题为“闪亮的日子”;
越过山丘,你会发现更美的风景在等候;
心态当若兰,意志当如水;
高考其实是人生马拉松征程上的前三公里,后面的路还很长。
今天所有的经历,都将是人生剧本里必不可少的情节:成功,挫折,狂欢,泪水……
2017高考作文题
题目: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昨日上午11时30分语文考试结束,西安高级中学考点,考生小王说:“有点意外,平时作文题没有这样出的。”她说,平时都是给一段话让写“话题作文”,没见过这样的题目,不过总体来说不太难,她选了1、5、6三句诗,从“自立自强”的角度写了一篇议论文。
“我觉得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1、6,比较好写,但也不太容易出彩。”考生小张说,他也选的1、6句,因为这两句是最熟悉的,其他几句不好写,尤其是2、3,很难展开。
华商报记者在考场外随机采访的5名考生都选了第一句,写作以议论文为主,大家普遍反映,今年的题目不简单,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话说,但要在短时间内写出不同寻常的内容不太容易。
考查个人价值实现与勇担责任使命的胸襟情怀
在专业人士眼里,这些作文题目立意如何,怎么写可以拿高分,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名校语文老师,对此进行点评。
陕西省名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专家讲师郭凯曾连续十年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并担任作文组阅卷小组长。他认为,从总体上看,今年陕西的高考作文题,从引导考生关注语文学习入手,考查个人价值实现与勇担责任使命的胸襟与情怀,体现了这些年来命题改革中一贯坚持的“立德树人”目标,符合弘扬时代正向能量的要求。
首先,自由选择、可发挥空间大。题目中所给定的六则材料,都是考生熟知的名言警句,既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积淀、认知水平以及写作习惯进行自由组合选用,又通过“合理引用”的要求,对考生写作做了方向性的规范。
其次,本次命题采用诗词名句入题并不出人意料。诗词名句是一股文化的清流,格言就是力量、名句就是精神。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成语大会”起,到后来的“诗词大会”,都在社会上掀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讨论与反思学习的热潮。文化传承既不应停留在背诵默写上,也不应是静态的展示。名言警句更需要在使用中现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命题人要求对所给的诗文名句进行“合理引用”,就是要引导考生活学活用,将传承与发展优秀文化落到实处。
第三,组合有道、角度展现个性。对考生而言,这几个材料里面涉及的立意方向都不陌生。对大多数人而言,固然可以将目标锁定在励志成长、自强不息、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等;但是在组合题中材料的过程中应注意立意角度、立意创新和立意的层次,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滑入堆砌材料、空洞抒情、泛泛议论的鸡汤文、激情文的深渊之中难以自拔,从而无法凸显创作个性和创作水平。
最后,弱化思辨、难防套作宿构。高考命题中近两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让考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事政治,考查思辨能力的尝试,有力地打击了“套作”和“宿构”,今年的作文题又回到了供材料作文的路子,难免会落入仿作和套作的“俗套”。
适合写出不同风格的作文
远东一中语文老师马涛认为,今年陕西高考作文题型前几年也考过,好处是灵活多变,适合更多考生写出不同风格的作文,理性的可以写议论文,感性的可以写记叙文,名句主要意思是年轻一代有责任担当,而“责任”、“担当”几乎年年都会训练,对于有经验的老师来说,都会让学生练习。总的来说,陕西高考作文常规、稳定,形式灵活,但如果缺乏深厚的积淀和人生阅历,想写出彩比较难。华商报记者 雷婧 摄影 黄利健
省招办权威评析高考语文试题
想得高分
得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有文采
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招办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关教授和部分中学特级、高级语文教师对陕西省语文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2017年陕西省采用的高考语文试题题型略有变化,总体稳定,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试范围与题型也均与考试说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吻合。
现代文阅读方面,选题材料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关注现实生活。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以青花瓷对世界的影响以及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为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垃圾分类为内容。能力维度重视对学生文本的理解、分析与推理能力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与提取信息的能力,符合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趋势。
古诗文阅读方面,阅读材料突出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反映着当今社会弘扬的价值观。古诗阅读增加了选择题,要求学生对诗歌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古诗文题目贴近教学实际,符合高中语文课标精神,考查能力层级丰富。
语言文字运用方面,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如第19题“语言得体”的判断,紧扣语文教学的“梳理与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专题,与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能够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试题侧重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与语言思维的考查。考题内容形式灵活多样,能够较好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如第21题关于“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进行说明,考查学生判断、推导、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今年语用题目的一大亮点,契合教学实际,较好体现了“语文作为综合实践性课程”的特征。
作文方面,选择的6条名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生生不息。考生可以对名句思考感悟,引用自己立意的二三句,对个人、国家、社会之关系深入思考,探讨如何提升个人修养境界,来表现家国情怀。总之写好此文,重点是思路清晰连贯,语言准确而有文采,充分显现考生的语文素养。
总体看,试题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既考查考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考核考生的文化素养,实现了“关键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全覆盖。命题思路与考查维度清晰,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较强的导向意义。华商报记者 杜娟
省招办权威评析高考数学试题
注重理性思维
强化应用能力
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招办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教授和部分中学特级、高级教师对陕西省数学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数学试卷突出理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结构保持稳定,难度梯次布局适当,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性。
一、突出数学思维价值,充分考查理性思维。今年数学试题充分考查了考生的理性思维,如理科第7题、文科第9题结合实际问题考查了推理能力;理科第19题、文科第18题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空间图形位置关系的逻辑推理;文、理科第20题第1问中,从椭圆图形推导出圆图形,第2问中,从向量关系推导出坐标关系,进而推导出两直线垂直的图形关系,推导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要求高,思维战线长;理科第21题第2问中,探求、寻找并推导极大值点,与不等式的推导相辅相成,考查了逻辑推理和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二、密切结合社会实践,注重考查应用能力。试题适应高考改革和数学发展的趋势,密切结合社会实践,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强化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理科第6题结合志愿者活动,考查了计数问题;理科第13题以产品质量为背景考查了二项分布的应用;理科第18题、文科19题以海水养殖为背景,设计出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有效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情景设计富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通过求解这些鲜活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知识交汇融合,强化综合运用能力。注重知识的交汇融合,着力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理科第12题将解三角形、向量、均值不等式和最值等问题融为一体,并对向量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文、理科第21题综合考查了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问题;文、理第22题综合考查了极坐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轨迹方程、三角形面积及其最值问题。
另外,试题还涉及了中国传统数学,考查了数学文化。总之,2017年数学试题体现出基础性、应用性、灵活性、综合性、选拔性和一定的创新性,有效体现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华商报记者 杜娟
高考40年作文题都是啥?
1977年:《难忘的一天》、《给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考生任选其一,陕西卷)
1978年:要求考生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卓越画家达·芬奇拜师学画画故事,老师不是先教达·芬奇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要求考生阅读这段文字,题目自拟,限定字数。
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
给材料作文:毁树容易种树难,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然可以活。可是,十个人种杨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种树的有十人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不住一个人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毅力与恒心》
漫画内容:一人持铁锨挖掘水井,挖掘了5个不同深浅的水井坑道放弃了,这些坑井实际上贯通后底下就是水流,但图中的人持铁锨又寻觅新地方挖井。漫画最下面醒目文字是:《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984年:对中学作文的看法
给材料作文:有同学说写作文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空话套话甚至编造。而老师抱怨自己辛苦,批改作文,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要求考生针对同学和老师的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给材料作文:澄溪中学附近有家前进化工厂,天天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学校师生深受其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受损,校方多次找工厂至今未决。要求考生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副标题自定,不少于600字。
1987年: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给材料作文:6段时间顺序混乱的文字。要求考生1.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600字之间。
1988年:《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高考报志愿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带刺的玫瑰花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1.描写“圆”的想象物(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启发学生,可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用文字描述下来。要求考生写成一条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2.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观点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动口与动手
给材料作文:春雨中朦胧路灯下,我在候车亭下避雨,穿运动鞋小青年将大玻璃罐当足球踢,碎了玻璃罐。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暗暗谴责。“红雨衣”姑娘骑着自行车路过,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雨小了,一对撑伞男女路过,女子的高跟鞋黏上脏东西。两人抱怨牢骚,谴责他人没有公德心。我回家去拿扫帚和铲子后回到原地发现碎玻璃和脏东西被打扫干净了。我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过。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的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1993年:梧桐树下的对话
给材料作文:夏日夜,院子里,梧桐树老皮爆裂声中剥落,露出鲜嫩的新皮。之后,女儿、儿子和父亲不同的反应。根据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1994年:尝试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鸟的评说
1.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996年:漫画
作文题两项要求:1.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分别简明、完整、准确说明画面内容;2.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997年:乐于助人
给材料作文:1.六年来,小新背瘫痪的同学小牧上学。2.某杂志社调查“你最赞赏的品质”结果,排第一的是“乐于助人”,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你是怎样的呢?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给材料作文: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列举许多研究成果。要求考生: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给材料作文:在鼓励创新报告会上,有学者出一道有图形和符号的题目,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四个图形都可作为正确答案。
在生活中,看问题角度,对问题理解,解决问题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2001年:诚信
寓言故事:一年轻人在人生路渡口,拥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期间小船颠簸险象环生,需要舍弃背囊。艄公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后将“诚信”抛弃。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02年:心灵的选择
材料内容:有登山者途遇暴雪,遇另一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经一番抉择,毅然救人,给那人做按摩。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下转A04)
新闻推荐
援藏,一个简简单单的词汇,此刻却在我心中凝结成千言万语。我不是英雄,也不是勇士,更不是圣贤。对于父母,我是女儿;对于公婆,我是儿媳;对于孩子,我是母亲;对于丈夫,我是妻子;而对于遥远的西藏,那个我将要去的地...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