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五年,在发展征程中却是举足轻重。
从2006到2010的五年,“龙骧庐北地,坐拥长三角”的岗集镇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困难的挑战,从无到有,转型升级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改善民生提高了群众生活的品质,谱写了一段跨越式发展的美妙乐章,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跨越发展优化结构
——经济总量大增长。2010年,岗集镇预计经济总量突破21亿元,相比较2005年的3.4亿元,增长了6倍多,年均增长43%。
——财政实力大增强。与经济总量相比,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令人刮目相看。今年预计财政收入将实现1.7亿元,近5倍于2005年的3713万元,年均增长突破35%。
——开放开发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岗集镇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口,紧紧抓住临近合肥市区的区位优势和依托江汽的战略机遇,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预计到2010年全镇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年均增长45.5%。
——产业结构大优化。五年间,岗集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产协调发展。预计今年预计全镇工业产值达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7.5亿元,其中汽配产业产值28亿元,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80%;特色农业生产同步发展迅速,农民持续增收,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7400元;新兴三产也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所占比重稳步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美誉度不断提升。五年来,岗集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乡镇、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扩权强镇试点镇和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产业政策叠加,各项荣誉叠加,进一步提升了岗集的美誉度、知名度,形成了有形的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后劲。
明晰定位提升品位
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是挺起镇域经济发展脊梁的“赢家法则”。岗集镇进一步明确园区内汽配产业定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岗集镇主动承接合肥城市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引入镇区,加大园区道路新建、改建、扩建和绿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承载力。目前,园区已引进汽配企业78家,建成投产各类规模以上汽车配件企业32家,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之多。主要产品涉及铸锻件、精加工、传动轴、内饰件、密封条、制动器、空气悬挂、汽车空调、滤清器、钣金件等数百余个系列两千个品种,形成了以汽配为主导模具、机械加工为补充的配套工业园,成为安徽汽配第一园。
化危为机提速增效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岗集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先后协调产业政策贷款、贴息贷款达60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4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园区汽配企业发展。实行工业投资项目零收费政策,累计减免园区工业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上千万元。
面对资源要素制约,岗集镇多管齐下,做好土地文章,科学管理保证总量,用活政策挖掘增量,提高密度盘活存量,向政策要地,向空中要地,向“空心村”要地,每年新增建设的用地指标70%左右被用于岗集江汽配件工业园建设。
面对“十一五”最后关键时刻的节能减排攻坚任务,岗集镇党委、政府以企为本,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促进,开发与节约相协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从自身做起,严格控制照明、办公设备用地等,开展“不开空调过寒冬”活动,将用电指标尽量满足于高产能企业的生产,进一步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让百姓得实惠,让企业获实利,是岗集镇推行开明开放政策的共有理念。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惠企惠民硬性规定,严格执行限时服务、两次终结、特事特办“三项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免费为落户企业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开展百名干部“一对一”入企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成本最小、社会信誉最好的投资热土。
注重民生和谐发展
“十一五”时期,岗集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确保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认真落实好了各项民生工程,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落实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及时兑现各项补贴。积极推进居民培训工作,重视义务教育。加强司法调解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环境,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科学谋划着眼未来
面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关键期,岗集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集体会议研究,反复论证,科学地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布置,围绕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目标,坚持“融入合肥、紧跟江汽、工业立镇、特色富民、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开明开放、三化联动、改革创新、勤政廉政”工作举措,努力推进岗集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实现经济强镇、生态美镇、和谐乡镇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实现140亿元,工业产值实现400亿元,规上企业产值350亿元,汽配企业产值26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4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5万元,新增城区人口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下,三产比例进一步优化,全面完成县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十一五”严峻考验的岗集人,将以务求必胜的雄心壮志,破浪前行,在“十二五”创造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12月22日,安徽新兴格力空调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晓兵、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曹多兵一行来到岗集镇中心小学,考察捐建希望小学事宜。●县质监局双凤分局近日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对我县南部工业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