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池州市 宣城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宿州市 阜阳市 黄山市 安庆市 铜陵市 淮北市 马鞍山市 淮南市 蚌埠市 芜湖市 合肥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全力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长丰报 2011-05-19 02:20   https://www.yybnet.net/

座谈会现场

工作座谈

听取岗集镇工作介绍

了解投拆受理情况

参观“两网化”

5月11日下午,省人社厅劳动监察执法局局长汪杰和副局长张青、汤道金带领参加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的17个地市人社局分管负责人、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等,来我县观摩劳动保障“两网化”建设。在参观了岗集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建设情况,听取了该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大家就做好“两网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认为我县及岗集镇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县委书记李军,副县长王权,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跃、副局长王世保及县人社局局长崔广琼等陪同。

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我县高度重视劳动保障“两网化”建设工作。2007年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两网化”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管体系建设意见》,全县乡镇(区)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制度。截止2009年,16乡镇(区)全部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悬挂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标牌,制定了网络化监管示意图,做到了组织、人员、制度三落实。为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确保劳动监察作用在基层一线得以充分发挥,及时将《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察体系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转发到乡镇(区),要求对照文件,加以落实。要求全县乡镇(区)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由乡镇(区)分管领导担任,同时兼任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队长,每个中队配备2—4名专(兼)职监察人员。利用全县每个村(居)配备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基础,按照一人多岗的要求,让劳动保障协理员同时兼任所在村(居)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员。截止2010年底,全县建立一个劳动保障监察大队,15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注:三十头镇于2010年区划调整到新站区),配备专职监察员18名,兼职监察员43名,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员293名。所有监察中队都设置了举报投诉窗口和电话,配备了电脑、照相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

为使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胜任工作,要求每位监察员认真学习监察员手册、工作准则和岗位职责,熟悉和掌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积极组织监察员参加省、市、县开展的业务培训。目前全县劳动保障监察员全部持证上岗,对辖区内一般性劳动纠纷案件调处、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日常巡查、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信息采集、各类专项执法检查,以及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保险参保、规范用工手等服务工作,均有监察中队自主开展和完成,监察中队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以充分发挥。2010年,全县共受理各类劳动保障监察举办投诉1620余件,其中监察中队受理1273件,约占全县总数的80%,全部按时按质调查处理反馈,没有一起因调查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投诉。

加强劳动保障年审及诚信示范等级评价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区)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审查情况按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实行“谁评价谁把关,谁签字谁负责”。2010年共审查用人单位375户,涉及职工23612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168人,补缴社会保险47户,2440人,为1282名职工解决拖欠工资32.4万元,帮助用人单位修改完善规章制度81条,排查化解用工矛盾52起。通过书面审查,对全县企业劳动用工进行诚信等级评价,其中:A级56家,B级72家,C级247家。自2008年以来,我县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亚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用人单位荣获合肥市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

依托“两网化”,打造半小时工作圈。按照两网化管理工作“四个统一”、“四个目标”的要求,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乡镇(区)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定“两网化监管责任示意图”,将辖区划分为“责任田”分包到人,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定责任”,每个网格都设立举报投诉窗口,设置举报投诉箱,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畅通维权渠道。县监察大队和乡镇(区)监察中队在周六、日等法定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24小时保持通信和信息传递报送畅通。依托“两网化”监察体系,建立“快速反应、快速受理、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积极打造半小时工作圈,即接到举报投诉后,通过电话、电脑、传真等传输手段,立即将投诉内容转达到属地中队,根据“两网化监管责任示意图”,要求网格内的监察员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在最短时间内介入调查处理,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中。同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监察等活动,随时掌握网格内用人单位用工动态信息,做到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清、用工人数清、签定合同清、工资支付清、参保情况清,对用人单位实行全面掌控、动态监管。为确保举报投诉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制定了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所有举报投诉都严格按照程序登记,快速调查,及时处理,办结归档。2010年全县共接待受理来信、来电、来访1620起,全部按时按质办结,其中立案132起(乡镇区98起),接案132起,解决拖欠克扣工资172万元,涉及1651人(农民工工资清欠112.7万元,涉及1173人)。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劳动保障群体上访和突发事件。

加强了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各监察中队全面负责辖区内用人单位的专项执法检查,在企业自查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和重点督查,发现违法现象及时督促整改,必要时及时上报县监察大队,由大队带案实地开展检查。今年以来,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全县组织劳动保障、公安、工会、工商、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13次,检查用人单位485家,涉及职工28563人,发方各类文件、宣传材料、表格4000余份,帮助企业修改规章制度78条,印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材料5000余份,做到每到一户宣传一户,检查一户规范一户。为妥善解决企业拖欠员工工资问题,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县劳动保障、经贸、公安、监察、司法、财政、国土、建设、交通、水务、财政、信访、工商、工会、人行及乡镇(区)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协调小组,建立了预防和解决企业工资拖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归口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和职责。全面建立用工单位承诺制,要求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诚信承诺书”,严格用工行为。部分乡镇结合各自情况制定和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制,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进行分片承包,每一位领导包联一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强化宣传预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劳动用工矛盾日趋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社会稳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解、认识不全面,劳动用工不规范。针对上述情况,在积极做好投诉受理的同时,加强宣传,注重预防,努力从源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结合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强化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女职工等弱式人群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二强化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守法诚信、依法用工行为。从2009年起,每年组织对全县范围内企业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范劳动用工培训,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把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熟悉劳动纠纷调解、处理方式方法及有关业务知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三是加强与宣传媒体沟通配合,通过建立劳动保障信息简报,与《长丰》、长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合开办劳动保障专刊等,采取多种手段、不同渠道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好的典型,曝光违法企业,督促规范用工。为建立和谐用工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宣传教育、引导规范、整改为主,调查处理为辅”的原则,认真做好举报投诉和矛盾调处工作,同时,积极与劳动仲裁和社保等部门加强联系,努力通过协商和调处解决问题。

新闻推荐

月日省质量监督局督查组一行在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陪同

7月7日,省质量监督局督查组一行在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陪同下来岗集镇调研创建优质汽车零部件产品示范区工作。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我县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百家,其中岗集镇...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力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