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华 本刊记者 赵杰
时下,许多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书屋极大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众兴乡大高村的农家书屋,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辛勤地忙碌着,一间小小的书屋被他打理得清爽、整洁、井然有序,他就是安徽省“优秀图书管理员”樊德林。
退休老校长发挥余热
年过七旬的樊德林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也是一名老党员。2009年3月,当得知乡里各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时,老校长毛遂自荐担任了大高村的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值得一提的是,樊老不要任何报酬,“能在退休之后发挥一下余热,每天看到乡亲们能够通过农家书屋学习到知识,我真的很开心。”樊老说。
1000多册图书,在樊德林的手中逐一分类、编号、登记,并贴上书签,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无论村民们想看哪种书,樊老总是能很轻松地就给找到。一晃,已经接近7年多时间了,这些年来,樊德林从未收取乡、村分文报酬,不管炎热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他都坚持到书屋服务。樊德林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图书管理员”和众兴乡首届道德模范。正是老校长的执着与坚守,让小小农家书屋书香四溢。
帮助村民走向致富路
建设农家书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对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技术,增强致富本领,丰富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樊德林经常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积极向群众推荐各种科技书籍。大高村范小郢组村民,退伍军人柴国兴对养殖业、种植业技术非常渴求。樊德林得知后,精心为其挑选了几本种养殖方面的书和一些光碟。在老校长的帮助下,柴国兴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受到了合肥农科所的表彰,他深有感触地说:“这多亏了老校长和他的农家书屋啊。”
高东组村民高理春因为宅基地与邻居争吵,一巴掌打伤邻居,花掉医疗费一万多元。为让高理春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樊德林特意从书屋中找来法律方面的图书,引导高理春学法懂法,高理春感慨地说:“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知道了什么样的事是违法的,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种蠢事了。”每到学生放假时,樊德林常常带着孩子们泡在书屋里,不时地给他们答疑解惑,农家书屋成了孩子们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的“第二课堂”……
新闻推荐
10月31日,撮镇镇唐安社区裕溪路红星美凯龙广场人头攒动,以唐安社区牵头的“舞之恋安徽省第五届广场舞交流会”如期举行,来自省内各地区的52支广场舞代表队参加演出。以“舞出时代...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