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憧憬过田园牧歌的生活:诗意地隐居田园、醉眠花间,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在花林绿海中,寻找心灵栖息的家园。
杨宇就是这样一个追梦人:心向山水园林,学成后便“试水”花木种植……只是与古人不同,常年与花草园林的相伴,并未让他多具“仙范儿”,或者蜕变成一位“花美男”,反倒烙印出了一身的古铜黑。也正因如此,饱尝风吹日晒、种植修剪、搬运租摆等创业艰辛,才让他“护花使者”的美誉实至名归。
杨宇出身于教育世家,从小到大,他的生活、人生似乎都在父母的规划里按部就班地进行。他也一直被父母寄望,大学毕业后能够像爷爷、爸爸、姑姑一样当一名人民教师。
可是杨宇自己呢?2002年毕业后在合肥一所学校确也教了半年的英语,与此同时,被家人建议继续考研。脱离了象牙塔,初入社会的杨宇不止一次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教学、考研均不是他心中最爱,反而是在安徽农业大学进修园林花卉课程的经历让他忆之难忘、思之如狂,如他所言,那是学生时期最快乐、求知欲最强的时光。
那段时间,求知若渴的杨宇除了认真地上课记笔记之外,课余、空闲的时间全都是带着干粮泡在书店、图书馆里,翻阅大量花木种植等相关书籍,熟识了上千个花卉品种……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爱美之心生发出创美动力,杨宇想要自种花草、拥有一片花木基地的想法日渐强烈,创业之心跃跃欲试。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宇见到一位在大学期间就已试水创业的学长,看到学长今已像模像样、稳定运营、业绩日上的公司,杨宇在倍感惊讶和震撼之余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碌碌无为。为人打工十年,不如创业一年。牢记学长的这一箴言,杨宇誓要摆脱掉书生气,沾染些泥土味,去开拓自己的一番事业——投入自己最心仪的花卉种植、园林工程行业。
说干就干,2004年,杨宇在几名要好同学的资助下,凑了几千块钱,在合肥租间“花草屋”,买辆人力三轮车,便做起了花草租摆生意。当时大学生毕业推车卖花还是个新鲜事儿,在旁人异样的目光和家人失望的眼光袭来时,敏感、脸皮薄的杨宇选择躲避和忽视,并因此很少回家,只是孤独、专注地为梦想奔波劳碌着……辛勤换来丰收果,短短两三年,杨宇的花卉租摆生意风生水起,拥有了百余家固定客户,公司也添置齐全了货车和其它设备。
如果说这时候的杨宇还有意气风发的资本,那么接下来,从2007年到2009年,杨宇和他的事业则跌入了谷底期。当时,事业越做越大的杨宇,经朋友介绍接手了老家一个大型的市政园林工程。正在事业飞升期的杨宇,想着能拿下大工程一夜致富,并未理会亲友们踏实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醒。结果,经过几番波折,除了耗费三年的光阴和精力,杨宇一无所成。
打道回合肥,还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杨宇选择后者。从头做起,在宿城西关花市找摊位、谈客户、扩规模,身经百战的杨宇在事业稍有起色时又萌生了创建花木基地的念头,一圆自己的园林梦。
恰逢国家鼓励土地流转,杨宇顺势在埇桥区西二铺乡流转了500亩土地,打造花木种植基地,并成立景中宏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已到不惑之年的他似将一生心血尽付于此。十万棵石楠、一万棵栾树、五千棵高杆女贞、两千棵桂花、两千棵紫薇、两千棵广玉兰、一千棵木槿……谈起园中花木,杨宇如数家珍,“我准备继续把荒坡沟渠都租赁下来种苗木,以后建个植物园,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各类花卉植物了!”畅想未来,健谈的杨宇滔滔不绝。
杨宇信奉一句话:栽树当用打虎劲,护林须有绣花心。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的“护花使者”的风采和担当。
文/本报记者 刘艳灵 图/杨健
欢迎全市广大创业者积极参加免费创业培训
报名电话:0557-3050597 3046680 3037353 地址:宿州市胜利路585号劳动大厦西三楼培训办公室
3046680 3037353
地址:宿州市胜利路585号劳动大厦西三楼培训办公室
新闻推荐
众兴乡在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活动中,倾情资助特困户袁文柱一家的实际行动,不仅为这个困境家庭点燃了幸福的希望,也引起了安徽卫视《新闻联播》栏目组的关注,2月14日,该栏目组专程前往...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