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莉)记者8月24日从省发改委获悉,《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近日出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实现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对已建农饮工程实施巩固提升。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提高至85%左右,自来水普及率80%以上,逐步实现供水工程的良性可持续运行。
规划总体布局紧密结合安徽省自然地理以及水资源特点,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等5个供水分区。通过供水工程改造与建设、水处理设施改造配套工程以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规模水厂水质化验室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工程措施,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总投资45.8亿元,新增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天,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550.3万人,改善农村供水受益人口862.2万人。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长效、安全、持续运行,规划提出了五项工程管理改革措施:推进产权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健全农村饮水专管机构,加强政府监管;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运行管理、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方面制度;完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在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行两部制水价;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加强培训,推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农村供水人口5489.20万人,其中4029.76人为集中式供水,主要供水形式为农村自来水;1459.45万人为分散式供水,采用手压井、引泉水、塘坝等方式取水。全省集中式供水覆盖1305个乡镇(街道)、13097个行政村(社居委),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数4434个,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率为73.4%,自来水普及率为72.3%,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的比率为28.4%。全省约有124.48万贫困人口未接通自来水,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3%。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7年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实施范围加以推进,2012年以省政府令颁布实施《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截至2015年底,全省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了3374.4万农村居民和194.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多云转晴天 22~33℃亳州 多云转晴 20~32℃ 晴 19~32℃淮北 多云转晴 21~32℃ 晴 20~32℃宿州 多云 22~32℃ 晴 21~33℃
8月31日9月1日合肥晴天到多云23~32℃多云转晴天22~33℃亳州多云转晴20~32℃晴19~32℃淮北多云转晴21~32℃晴20~32℃宿州多云22~32℃晴21~33℃阜阳多云21~32℃晴19~33℃蚌埠多云21~31℃晴21~32℃...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