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4日,区民生办联合区委办、区委宣传部对全区各镇街开发区民生工程联络员,及社区宣传包保责任人共140余人,开展了民生工程信息宣传工作方面的集中培训,特别是对民生工程信息的发现与编写,打通信息宣传与民生工程连接的“最后一公里”等内容做了深入的讲解。这是今年以来,我区不断加强民生工程宣传,打造基层宣传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坚持“推陈出新”,不断提升传统宣传阵地。对民生工程宣传“进社区”进行排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实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组织社区文化工作者把民生政策编成歌谣,让民生工程宣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与民生工程宣传进行嫁接。定期举办民生工程文艺演出活动,营造出全区重民生、促民生的浓厚氛围。今年1-7月,我区累计开展民生工程主题或涵盖民生工程主题的专题活动20余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民生工程深入宣传,提升打造后的民生工程传统阵地已然成为全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坚持“主动出击”,不断拓展社会宣传阵地。我区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与驻区单位、楼宇、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程阵地宣传。在坚持各社区普遍宣传的前提下,在全区新增15处民生工程旗舰宣传点,目前已由专业广告公司进入现场布置阶段,通过安装安徽省民生工程标识、设立政策宣传栏、定期开展民生工程各种特色宣传活动,构建了瑶海区社会宣传阵地,实现了瑶海民生工程向全社会广泛扩散宣传。
坚持“探索创新”,不断开辟新型宣传阵地。创新“互联网+”思维,以“瑶海发布”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开辟民生工程发布专栏。在瑶海民生工程网站开辟“民生工程大家谈”、“群众话民生”版块,以老百姓讲述身边的民生工程故事来形成耳濡目染的浸润式宣传效果。持续开展“小手牵大手,宣传送到家”形式,面向师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建立健全民生工程数据库,定期利用政务平台为民生工程的受益群体编发短信,讲清政策、讲明流程,以正确的宣传导向引领社会舆论,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实施民生工程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通讯员 林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区政协委员韦礼红撰写的《加强乡镇(街道)财政管理的思考》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农工党省委会推荐并获得省政协关注,被列为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今年6月省财政厅对提案认真做出了答...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