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坐落在美丽的望湖城内,总面积1平方公里,辖福桂苑、紫桂苑、滨湖春天、山水东(西)苑、和欣家园、望湖嘉苑6个居民小区,现有入住人口130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600人。社区成立以来,以“打造四品社区,实现居家养老”为目标,将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以社会化、项目化、组织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统筹开展为老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社区老人需有所帮
“太好了!门终于打开了。”胡菊妍老人开心地拍着手,用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志愿者由衷的感激之情。几天前,家住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福桂苑小区83岁独居老人胡菊妍打来求助电话,家里厨房门打不开了,请社区帮帮她。胡老平时一人独居,和子女相距很远,发现厨房门打不开后很是焦急,茫然无措的老人想起社区发放的敬老“连心卡”,赶紧拨打了上面的电话,社区志愿者接到老人的求助后第一时间联系维修师傅赶往老人家。维修师傅一番努力下,门很快被打开了,志愿者和师傅一起把问题门锁拆开检查修理,门锁终于可以正常使用了。看着大家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老人激动地说:“大热天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可帮了我大忙了,太感谢你们了。 ”
“类似这样的帮扶事件社区经常会接到,老人的每一个求助,社区都会积极响应并上门帮助,我们充分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搭建为老服务平台,最大程度的满足老人需求。 ”社区老年工作负责人陈幼银介绍道,该社区大力实施项目化党建,将为老服务形成不同内容的党建项目,依托望湖城“八小时之外”党员先锋站报到党员,组建多个党群互融共为的服务功能性党小组,开展各类为老服务。如:“爱心来敲门”功能性党小组每周开展上门访视、精神慰藉服务,“邻里守望”功能性党小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上门互助帮扶服务,“耆”乐融融功能性党小组定期开展老人互动活动,“好大夫”功能性党小组开展上门义诊保健活动……每一个项目根据老人需求设立,让老人需有所帮。
加大居家养老基础建设
该社区自建立之初就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引入社工机构,购买社工岗位的形式开展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先后与合肥市爱邻服务社、包河区自治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共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了让社区老人有学习交流、文化娱乐的场所,该社区建立了近16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阵地,配套建设了老年大学、居家养老送餐中心、社区影院、心灵驿站、织趣坊、棋趣坊、康乐坊、球趣坊、舞趣坊、器乐坊等老年活动场地;为了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该社区还与安徽针灸医院、安医大第一临床学院、徐敏家政、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单位结对共建,建立医疗访视体系、生活照料体系,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完备的服务场地,完整的服务资源让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社区周到的服务。
大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
“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大家在一起既成了好朋友,又锻炼了身体,一不小心还拿了奖,太高兴了。 ”社区社会组织“大益太极拳队”队长郑国霞说道。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市第五届传统武术比赛中,该社会组织荣获集体三等奖,成员大都是社区老年太极爱好者。该社区通过培育、孵化门类齐全的社会组织,让居民根据喜好参与到社会组织活动中,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拉近邻里间的关系。据了解,该社区有京剧票友会、红叶姐妹歌友会、晚情时装梦工厂、姜昌翠腰鼓队等30多个老年社会组织,共有成员近千人,每天在社区内开展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文娱活动,共同的兴趣爱好让老人走到一起,结为朋友。
老人生日会、老人游园会、老人学习会……日常服务活动不断;春节嘉年华、元宵喜乐会、户外邻里节、端午中秋重阳联欢……各类主题活动缤纷,望湖社区正是通过项目化、组织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常态化、生活化、亲情化的服务,赢得了社区老人的满意。
(王栋 白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永安)9月2日,“中国声谷”孵化区的首期工程——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A区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产业规模将达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合肥正式落地。“中国声谷”是由...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