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宇 王鹏
宣州区财政系统举办2016年春季培训会议
迎接国家农发办对宣州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检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近年来,宣州区财政部门主动发挥自身职能,锐意改革,砥砺奋进,开拓前行,在财政收入管理、财政改革推进以及民生工程实施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让我们透过一组组数据来回顾这些工作的点点滴滴。
全力以赴抓收入
抓收入始终是财政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开始,宣州区财政部门顶住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减收因素增多的巨大压力,攻坚克难,深入挖潜,通过狠抓“三个强化”,全力以赴保证各年度收入目标任务的实现。全区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2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3.42亿元,收入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省14个县改区第一位。
强化税收征管。一是扎实开展税法宣传及重点税源调查工作。通过将税法宣传与税源调查相结合,将上级各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到边、落实到位。同时,配合国、地税部门,加大对资源型企业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税收流失。二是严格非税收入的征管。坚持以票管费、票款同行的原则,完善收入收缴方式,建立健全“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实行征收网络化管理。
强化调度推进。区财政部门紧盯目标抓收入,实行年分季、季分月、月分天,一招不让抓推进。通过建立财税库会商制度,定期研究分析收入形势,及时解决征收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强化考核激励。一是对完成收入任务的乡镇办进行收入目标奖励。二是建立完善总部经济企业考核奖励办法。三是落实招商引资和相关产业政策奖励,夯实财源基础。
扎扎实实谋改革
近年来,宣州区财政部门以改革为突破、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促发展,认真落实“调、转、促”行动计划,扎实抓好四项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一是开展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分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分局)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二是开展区乡财政体制调整。今年,该区按照“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实行定额补助、超收分成、短收自补”的原则对区乡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这项改革的实施,进一步理顺了区乡财政分配关系,有效调动了乡镇办事处培植税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改革预算管理方式。区财政部门注重强化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通过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的调整事项,改变以往“小预算大追加”的不规范现象。同时,逐步把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益。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收回财政结余资金1.4亿元,由区政府统筹安排支出。二是设立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实现“财政有股权、资金能放大、企业造血快”的效果,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实行由“补”到“投”的重大转变。三是积极推广PPP模式。区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质量。
改革资金监管方式。一是加强投资和债务管理。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库,编制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为财政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严格限定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二是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区财政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15年,全区“三公”经费较2012年减少近50%。对日常采购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并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扩大采购规模、拓展采购范围。三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在全区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财政存量资金及财政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检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十条”等各项规定,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改革内部控制方式。区财政局立足于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不断夯实内部监督管理的基础。一是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在全区财政系统持续开展内控检查,不断完善内控体系,把财政财务行为装进制度的“笼子”。二是全面开展涉农资金检查。对全区“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出台《推行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办法》,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强对乡镇办财政业务的监管。区财政局建立领导班子及科室(二级机构)对财政所(分局)帮联制度,近年来坚持开展乡镇财政业务互查互审工作。根据互查互审结果并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财政所(分局)实施考评,不断提高乡镇财政业务水平。
在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全区财政系统还结合自身工作和业务特点,以开展“四比四看”和“提升三大能力,把握四个着力点”等专题活动为抓手,努力打造勤政廉洁、高效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近年来,区财政局先后获得“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安徽省巾帼文明岗”、“宣城市文明单位”、“宣州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聚焦聚力为民生
区财政部门作为全区33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的牵头部门,以资金这个“杠杆”为抓手,以“三个着力”为举措,引领各部门和各乡镇办扎实实施民生工程。近年来,该区的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在全市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着力发挥资金保障作用。宣州区始终坚持“资金推着项目走”,通过开辟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实施。区财政在上级资金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通过调度、垫付等方式,提前发放惠残补助、计生特扶等项目资金。
着力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是民生工程工作的首要之举。宣州区财政部门在民生工程实施中,着力发挥牵头作用,通过排出“时间表”、绘出“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方式,以及通过提前启动、加强调度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工作。
着力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在民生工程工作上,该区采取日常督查和集中督查相结合、随机检查和暗访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加强对民生工程实施的监督。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督查通报或督办通知单跟踪落实。为建立全方位、全天候的社会监督机制,该区全面推行网上信息公示制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宣州区财政系统上下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秉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为新起点,为谱写好中国梦的宣城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宣州区财政局举行抗洪救灾募捐活动
宣州区财政系统举办青年干部座谈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日下午,宣城市与清华大学干部人才交流引进、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举行。仪式前,市委书记韩军、市长张冬云分别会见了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带队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