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是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全省各地通过秸秆发电、种蘑菇、编草绳、还田等多种方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近年来,在省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作用下,秸秆发电实现快速发展,成为秸秆规模化利用的直接和现实途径。今年上半年,全省在运秸秆电厂累计发电量18.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8亿千瓦时,收购农作物秸秆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4%、71%、33%。截至8月底,全省建成秸秆电厂21座,总装机规模达60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全省核准及在建秸秆电厂23座,装机规模69万千瓦;年内计划再核准7座,装机规模21万千瓦。
日前,《安徽省秸秆发电“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通过专家审查,规划提出到2017年底前,安徽省秸秆发电装机达150万千瓦左右,装机规模将居全国第1位,年利用农作物秸秆约750万吨。
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陈彬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月日,合肥晴转多云,气温1°C-°C,能见度9.7公里……”人们出行尤其关注能见度的数值,目前安徽省高速公路沿线共有台能见度仪实时刷新并上传数据,提高了交管部门对恶劣天气的预警和处置能力。这...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