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了《安徽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全省16个市分成创新类、发展类和成长类,提出了各自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还按区域地理位置,将全省划分为皖中、皖南、皖北3个发展区域。此份规划构建了该省今后5年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创新类城市包括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市,作为全省区域医疗(次)中心,在急危病症、疑难重症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鼓励设置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三级专科医院,引导现有三级医院发展具有国际(内)领先医疗技术水平的临床专科;发展类城市包括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滁州、池州、宣城市,在区域内急危病症、疑难病症和科研教学领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以现有医疗资源为基础,发展高端医疗技术,新增资源向薄弱领域倾斜,使之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一流水平的临床服务能力;成长类城市包括亳州、宿州、六安、黄山市,具备区域内整体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水平,引导卫生资源向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倾斜,增强卫生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
此份《规划》还按区域地理位置,将全省划分为3个区域医疗中心。皖中医疗服务区包括合肥、六安、滁州3市,合肥市既是皖中医疗服务区,也是全省区域医疗中心;皖南医疗服务区包括芜湖、安庆、黄山、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7市,芜湖市既是皖南医疗服务区,也是全省区域医疗分中心,安庆市为皖南的区域医疗次中心;皖北医疗服务区包括蚌埠、阜阳、淮北、亳州、宿州、淮南6市,蚌埠市既是皖北医疗服务区,也是全省区域医疗分中心,阜阳市为皖北的区域医疗次中心。
按照《规划》,全省将以合肥市为中心,芜湖市、蚌埠市为分中心,支持建设1个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医疗中心,3~4个达到全国较高水平的省级区域综合性医疗中心,若干个相关专科专业的省级区域专科性医疗中心,向全省和周边地区提供紧急救援、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在临床学科、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冯立中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10月27日头版报道“以前搞投资,先得摸摸口袋,看钱够不够。现在我一不愁资金,二不愁用工,底气足得很!”外出打过工、做过销售,2012年返乡转型做农业,现任安徽阜阳市金满地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