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输液这几天不能吃含有酒精的食品”“这是您的药没错,拿到号后请到位子等一下”……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输液室,护士长秦晓燕每天要说上百遍这样的话。工作20年,秦晓燕说,换位思考让我理解每一位患者。
1996年,秦晓燕从蚌埠医学院毕业成为一名护士。2010年竞聘成为护士长后,秦晓燕总是每天早晨第一个到病房。为确保输液安全,秦晓燕带领全科护士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在无差错签名簿上签名。这个签名簿上写着:”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保证今天工作零差错。”2011年,输液室被正式命名为“晓燕输液室”。
在晓燕输液室服务台上放着一盘糖果。“有患者早上空腹没吃饭低血糖的,可以服用,也能哄哄孩子不哭闹。”一天,一位老人独自来输液,在座位上等待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此时,巡视经过的秦晓燕看到后,立即推来轮椅将他送到诊室。经医生诊断,确定为低血糖休克。秦晓燕为老人补充了糖水,但还是放心不下,又联系到老人子女来把老人接回家。
秦晓燕从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入手,打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24小时为输液患者提供开水和纸杯,在儿童输液区配置电视机、儿童画报,为老人配置轮椅,为需要的患者送上热茶,并成立输液服务队,推行“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服务,帮助患者解决输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年的默默奉献和坚守,让秦晓燕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护士”“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今年,秦晓燕还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王楠本报记者吴碧琦
新闻推荐
65179366新闻、投诉、转址热线:962000编辑中心:65183228要闻编辑部:65179483传真:65179595国际国内部:65183245出版部
总编办公室:65179430传真:65179366新闻、投诉、转址热线:962000编辑中心:65183228要闻编辑部:65179483传真:65179595国际国内部:65183245出版部:65179535文艺副刊部:65179448安徽网:65286116体育部:65179371...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