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池州市 宣城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宿州市 阜阳市 黄山市 安庆市 铜陵市 淮北市 马鞍山市 淮南市 蚌埠市 芜湖市 合肥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以虔敬之心解传承之难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1-1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刘 振

“十年之后谁来唱戏? ”这是宿州演艺集团总经理孟凡科近几年一直琢磨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有了阶段性答案。据《人民日报》近日报道,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及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宿州演艺集团在宿州技师学院成立了“宿州市地方戏曲非遗传习基地”。首批60名小学员基本是家庭困难儿童、孤儿和留守儿童,4年学习期间免吃、免住、免学费,毕业后安排到演艺集团所属院团就业。

“唱戏之问”有了阶段性答案,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电影《百鸟朝凤》中乡村唢呐班子流离四散的结局。但也要看到,“唱戏之问”不是一时一地的难题,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地方戏以及诸多民间艺术人才断档、青黄不接是普遍现象;且“唱戏之问”也不是仅靠院团合作就能解决的,有人学、有人演,还得有人看、有人捧,才谈得上地方戏和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我们常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就是说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角儿撑起一台戏,角儿牵引观众魂。角儿从哪里来?正如报道中所说,宿州演艺集团另辟蹊径破解招生难题,对广大地方戏院团具有借鉴价值。 “大戏”如京剧、昆曲有专门培养院校,地方戏可以走联合办学的路子;学戏苦、招生难,就从农村“精准招生”,还能“抓”到不少从小爱听戏的孩子;免吃、免住、免学费还安排就业,颇具吸引力。解决了饭碗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情怀才能生发,这是对选择了戏曲这条路的小学员们而言的;而对那些期望传承衣钵的戏曲人而言,更需要一些虔敬之心与文化情怀,才能面临困境时不动摇、不退缩,为后继有人而殚精竭虑,千方百计谋出路,学习借鉴出新招,让民间艺术在碰撞、融合、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

后继有人才能留住乡音,推陈出新首先要充分传承。报道中说,一些提前退休的老艺人被传习基地返聘担任老师,既解决了就业,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其实,不仅地方戏,很多民间艺术和技艺都存在着用什么方式培养传承人的问题。前段时间,相声界一对师徒反目引发舆论热议,其中既有对传统“家长制管理”的反思,也必须承认口传心授是培养曲艺人才的好做法。有了师传徒承,大师的唱腔风格、表演绝活才能得到继承发展,在尊重传统、保持底色的基础上因时而变、探索创新,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时代气息。应该说,将科班教育、学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结合起来,对“大戏”来说已经不是问题,而很多地方戏和非遗项目仍在尝试之中。解决好这个问题,民间艺术的衣钵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红花须有绿叶衬,角儿得有观众捧,回答好“唱戏之问”还得着力培育观众基础、培厚市场土壤。现在,多样化娱乐方式挤占了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年轻人爱看、爱唱戏曲的少了,戏迷、“戏粉”也多是中老年人。正如昆曲《牡丹亭》里的一句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没有听过戏、感受过唱腔之美,是很难亲近戏曲的。因此,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做好戏曲教育进大中小学课堂的工作,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培养年轻观众。政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把地方戏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大力开展戏曲惠民演出,让戏曲走进民间、服务群众。比如安徽省开展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已覆盖全省一半以上乡镇,演出的重头戏就是地方戏。角儿是在群众中演出来的、在市场中闯出来的、在对台戏中唱出来的,实践证明,戏曲只有沉下去、唱起来,扎根基层群众,才有自我发展的活力。

今天,还有很多民间艺术和地方戏必须直面“唱戏之问”。在直面挑战的过程中,对民间艺术的认可、尊重、保护尤为重要。往小里说,它承载着师门情感与匠心尊严;往大里说,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这些年来,相关部门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很多富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很多民间匠师被授予“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等称号,一些传统工艺经过改革创新融入现代生活,更年轻的传承人队伍也在建设之中……种种辛劳,凝聚着当代人发展文化的集体自觉,也寄托着人们以民间文化“浇灌人心,教化风俗”的殷殷热望。在直面挑战的关键时刻,以文化情怀推动融合创新,用文化底蕴培厚市场土壤,地方戏曲才能后继有人、浴火重生,民间艺术的参天大树才能四季常青。

新闻推荐

让“金融活水”润泽民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解读之三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解读之三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虔敬之心解传承之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