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睛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大规模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升级。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专家解读
吕连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总体上看,安徽省仍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经济仍在奋力爬坡上台阶。要坚持扩大工业领域的有效投入,引进和培育更多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技术进步方向、需求升级趋势的制造业项目和企业,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度参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当前,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往往会催生制造业产业格局的根本性变革,安徽省要充分利用在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先发优势,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培育一批领跑性产业。要大力支持民营制造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民营制造业龙头企业。同时,要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让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孵化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03亿元,增长8.8%,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9%,其中,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48.8%提高到50.4%。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突破一批智能制造技术和关键产品,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
新闻推荐
◆月日,在安徽大剧院,省第十次党代会会议间隙,记者采访党代表。本报记者吴文兵摄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