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睛
加强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苏浙沪等周边地区及省内各城市之间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构建现代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专家解读
程必定(省政府参事、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不管是工业经济还是现代农业建设都是如此。从当前看,安徽省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具备了较强的发展支撑能力。但从区域来看,皖北、大别山区板块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从城乡布局来看,大部分县乡的基础设施这些年的建设步伐缓慢,日益落后于大中城市。尤其是在信息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形成了“数字鸿沟”。承载力不强造成招商引资难、项目落地难和企业发展难。应该说,现阶段安徽省已经具备基础设施建设重心下移的条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入。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的着力点就在于“补短板”。面对日益拥堵的高速公路网,迫切需要加快实施高速公路主骨架道路的扩容改造,加密路网体系,优化路网结构。农村地区的水、电、气、路和信息网络建设最为薄弱,要进一步对农村倾斜,加快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水利建设、县乡配电网改造以及网络建设等,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此外还要通过机制创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探索科学的建管运营机制,不仅让基础设施建得好,还要用得好。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适度超前、提质增效、集约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努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
新闻推荐
杨传武代表在发言。本报记者徐国康摄朱家和代表:随着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我们切身感受到群众生活正在日益得到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安徽发展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