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云磊)记者日前从省金融办获悉,安徽省已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通过督促整改一批企业、取缔关停一批企业等整治措施,鼓励和保护有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为安徽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正本清源。
据了解,对于具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资质,但开展业务不规范的各类互联网企业,安徽省将重点查出,问题包括:将线下私募发行的金融产品通过线上向非特定公众销售,或者向特定对象销售但突破法定人数限制。通过多类资产管理产品嵌套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规避监管要求。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向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推介产品,或未充分采取技术手段识别客户身份。开展虚假宣传和误导式宣传,未揭示投资风险或揭示不充分。未采取资金托管等方式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侵占、挪用投资者资金。
针对跨界开展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的各类互联网企业,安徽省将重点查处持牌金融机构委托无代销业务资质的互联网企业代销金融产品,未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质,通过互联网企业开办资产管理业务。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跨界开展互联网金融活动 (不含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资产管理业务)。
具有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综合经营特征明显的互联网企业,安徽省将重点查处各业务板块之间未建立防火墙制度,未遵循禁止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等方面的监管规定,账户管理混乱,客户资金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据了解,参与这项工作的涉及到省金融办、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等20个部门,在监管责任和协调配合上,对持有金融业务牌照但开展业务不规范的,由牌照主管部门进行整治。对不持有金融业务牌照,但明显具备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业务特征的,按照相关分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整治。对不持有金融业务牌照,也不明确具备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业务特征的,或者不以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为主营业务的,由联合办统一组织,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综合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等全流程信息,对业务实质进行界定,落实整治责任。
新闻推荐
沿江江南最高温或达39℃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