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十三五规划出炉,到2020年,力争列入中国、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分别达到200个、500个,全省传统村落将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利用。
据了解,2012年,安徽省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共认定省级传统村落363个,其中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163个。皖南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三市,以徽文化为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也是徽文化的“活化石”。皖中传统村落则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市,以大屋、圩堡为代表。
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不过总体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镇化过程中,不少传统村落“空心化”等等。对此,安徽省将采取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安徽省还将建立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机制,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格局或整体风貌出现较大程度破坏、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消失、空心化极其严重、未按要求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及未建立档案、未及时启动保护工作等情况,给予警示,限期整改。整改后达不到预期效果,情节严重的,启动名录退出机制。本报记者胡霞利
新闻推荐
编办公室:65179430传真:65179366新闻、投诉、转址热线:962000编辑中心:65183228要闻编辑部:65179483传真:65179595国
总编办公室:65179430传真:65179366新闻、投诉、转址热线:962000编辑中心:65183228要闻编辑部:65179483传真:65179595国际国内部:65183245出版部:65179535文艺副刊部:65179448安徽网:65286116体育部:65179371...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