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贯彻落实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为保障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而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制度有待完善、范围有待扩大、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尤其是经费不足、人员短缺、方式单一等现状,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立法、提供法制保障是根本。此次修订 《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遵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推进改革创新”的修法思路,进一步强化了安徽省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制保障。畅通申请渠道、降低门槛扩大范围、促进审查简便化、服务“零距离”、推行第三方评估……梳理修订的重点内容不难发现,新《条例》始终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获得法律援助、平等享受法律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新 《条例》创造性地建立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促进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也能倒逼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全心全意地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当然,新《条例》不局限于单纯的责任约束,还进一步强化了法律援助的财政保障,明确指出法援经费专款专用,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办案补贴标准,从立法层面解决现实难题,努力提高法律援助保障能力。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立法,让更多的人平等地沐浴在法律援助的阳光之下,让每个受援人都享受到公平正义。
新闻推荐
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率超八成至7月底,改造新开工21.4万套,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12.38万套
至7月底,改造新开工21.4万套,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12.38万套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