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从工作精神的宣传贯彻,到行动过程的部署,宣城市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全面推进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这是一次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的大行动,也是一次全行业携手共进的大行动。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抓手,宣城市建管部门将工程质量的旗子插在了全市所有的工地上,也将优质诚信的理念牢牢树立在每一位从业者的心中。
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项行动
活动伊始,市住建委迅速成立党组书记、主任刘家和为组长、分管建筑业副主任肖斌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委属相关科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的宣城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领导小组。为延伸活动触角,宣城市召集各县(市、区)住建部门、建筑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开展宣贯培训5次,培训人数逾人次。
在行动中,以“质量巡查、监督抽查、抽测为主要方式,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监督模式为基础,宣城市建立健全了实体和行为并重、抽查和抽测并行、信用评分和行政处罚并用、日常监督和质量巡查相结合的“三并一结合”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将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将部分监督执法检查、专项检查交叉进行。在监督检查中,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和“回头看”,加大监督抽测力度,促进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这些检查,不仅是针对质量,而是结合安全生产、合同管理、到岗履职情况等全方位的市场检查。”市建设监督管理局局长杨志勇介绍道。年9月初至今,市住建委共组织开展了9次建设工程监督执法检查,累计检查项次在建工程。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下发各类整改通知共计份,停工整改通知书2份;共计给予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记不良行为记录、通报批评起(人次);对质量、节能、市场等方面存在较明显问题的工程行政处罚立案起,处罚责任单位家、责任人2人,罚款总金额.万元。
而在很多建筑企业内部,也掀起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热潮。安徽津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宣城市一家本土老牌建筑企业。全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公司上到企业高管,下到施工人员,都参与到学习和培训中。“这也成为我们同行交流的重要话题,所有企业都在做同一件事,这种氛围特别好。”公司总经理邬本金介绍道,“在市住建委(市建管局)的指导下,市建筑业协会还针对‘两年行动\’召开了专门的议题交流活动。通过参与、交流、总结,我能感觉到,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大大提升。”
通过监管部门与企业主体的共同努力,宣城市工程质量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信息档案制度及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也得到积极落实。邬本金说:“‘两年行动\’对我们建筑企业来说,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我们企业要继续深入、持续地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也要把行动中的高要求升华为我们一贯坚持的标准。”
打造立足实际的工作亮点
“在行动中,我们一直在探索,除了规定动作以外,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工作亮点。”杨志勇说。
而探索的结果,就是通过全面推动“一岗多责”的质量监督模式和推行监督检测“政府购买”来优化监管资源的配置,通过专项行动来发挥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
谈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杨志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理想的状况,每位监督员的监管任务是3至5万平方米,实际上,全国平均水平为每位监督员需监管多万平方米。而在宣城,这个平均数则为多万平方米。“一方面是因为宣城市建市较晚,受人事编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宣城市城建势头迅猛。”
年下半年以来,市建管局和市住建委建筑业科进行职能整合,统筹人力资源、利用监管信息化等措施,在全省率先推行“一岗多责”和“分片协作”的监管新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监督员全面负责项目的质量、安全、市场、节能监督,在片区实行监督小组内部分工协作,改变了以往多部门重复检查、各自为阵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质量、安全、市场、节能各方监管力量,大大提高了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
为适应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市住建部门还大力推行监督检测市场化,通过购买服务选择检测机构、节能专家咨询和设备检测专家咨询。年,市住建委安排了专项经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签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委托合同》,保障宣城市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通过中介咨询强化监督抽查、监督抽测的力度,坚持用数据说话,既提高了监管工作的准确性、权威性,也解决了监督机构人才结构方面的短板。“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就是借助社会化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我们的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杨志勇说道。
年年初开始,宣城市连续两年开展了在建工程“监理行为监督执法专项行动”,专门对监理的到岗、履责情况,项目监理机构旁站记录及见证取样、平行检验情况,项目监理机构签发监理通知单及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的情况,监理日志、监理月报与监理通知单与施工日记的对应情况等进行检查,并着重延伸督查施工和建设方对监理相关指令和要求的落实情况。通过倒逼机制,既促进监理单位规范自身的履职行为,又加大了监理对建设、施工方的督促协调力度,从机制上树立监理的管理权威。
“我们将‘发挥监理的作用\’作为专项行动,这也是我们市里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一项专门工作。据我所知,当时在全省,我们是唯一这么做的。”谈到这项工作,杨志勇很自豪。而今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也证明了宣城这项“实验”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形成稳健发展的行业常态
“我们是希望通过专项行动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发挥监理的作用,从而去提升全行业的素质,健全建筑市场的诚信体系。”在杨志勇看来,行动应该形成长效化,要让专项行动变成行业规范,“是市住建委(市建管局)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是行动预期的目标,也是活动开展的实效。两年的坚持,让专项行动中很多好的做法常态化,并且形成了成熟的管理制度。正如杨志勇说到的那样:“通过行动的持续开展,宣城市整个建筑工程市场的诚信体系已基本建成。”
如今,走进全市每一个建设工地,都能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从工地环境的优化,到文明施工的践行,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信念和坚守已经渗入一砖一瓦中。
宣城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大楼工程是宣城市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而全市工程质量治理的成效,也在这个项目工程现场充分体现。项目经理王秋刚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自查自纠已成为家常便饭。“我们实行施工班组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王秋刚说,“有了全市开展的大行动,我们也在积极查找自身的不足,这就是一种质量意识的提升。”
对此,作为建筑企业负责人的邬本金也深有感触。在他看来,通过两年活动的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在建设标化工地、标化小区,推进优质工程、优质结构等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从意识形态到技术水平,都有很大进步。而对于企业来讲,也收获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监管部门这么做,对我们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规范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行为,也为企业长足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现在我们所有企业都参与到全省建筑企业诚信分的排名,‘信用分\’成为我们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指标,与资质升级、招投标等息息相关。”邬本金说,“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
新闻推荐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城监管分局批准予以撤销,并同时收缴金融许可证,现予以公告。机构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支行流水号:00064627机构编码:B0001S334180012住所:安...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