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珂
编者的话
从“你有我有全都有”到“我的消费我做主”,今年的年货市场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消费者花钱采购年货时,品种更多了,眼光更高了,体验更浓了。无论是结构升级,还是体验升级,都给消费这辆疾驰的马车带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动力。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去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为消费增添了不少底气。新的一年,让百姓放心花钱,仍需进一步精准发力。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年货清单\’看‘消费变迁\’”,通过老百姓的年货采购故事,看消费市场怎样才能“撒开腿奔跑”。
从“实物商品”到“生活服务”,年货品种更多
“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我打算请个保姆。 ”从去年月底开始,合肥市民李萍一有闲暇就往家政公司跑。
去年底,李萍公婆因为身体原因,从老家搬到合肥同住。 “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加上年底工作量增加,我实在忙不过来。 ”李萍说,“以前,一到年底想的就是腌腊肉、做香肠。现在,这些东西都可以随时随地买到,不着急,反倒是家里急需一个保姆。 ”
和李萍一样,在家做全职太太的石海竹最近打算挑选一个小时工。 “今年新添了二宝,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很辛苦。年底了,按照惯例,会进行一次大扫除,家里的地毯、窗帘、玻璃等,都得清理。往年都是自己动手,今年花钱买服务吧,也算是年货的开支之一了。 ”石海竹说。
家政服务、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居民收入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服务成为“身边的增长点”。
根据统计,年上半年,安徽省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0元,同比增长.8%,增速在各项消费支出中最快。其中,家庭服务支出增速最快,达.2%。在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家政服务人均支出.0元,同比增长.8%。
在石海竹初步谋划的“年货清单”中,“实物商品”变少了,“生活服务”变多了。“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以前过年才会大批量采购的大鱼大肉、坚果零食,平时家里也是常备的,所以并不会特意买更多。反而是生活服务类消费,到了年底,想好好‘奢侈\’一把。 ”除了家政服务,石海竹还打算给大女儿报个兴趣班,给自己办张健身卡。
需求日渐旺盛,但供给存在不足。无论是行业规范程度,还是人才供给水平,都不能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
“找了半个月的保姆,依然没有合适的,能做饭、愿意照顾老人,还能待到过年的保姆真不多。我也见过几个符合条件的,但是都不太满意。 ”李萍说,新的一年,希望家政有更加完善的培训体系,在保障基本服务质量的同时,提供更有层次的家政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
从“能用必要”到“品牌独特”,消费者眼光更高
最近,超市商场内,春联日历被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不过,这些产品并不能吸引孔苓的目光。
“这些日历都太普通了,缺少个性。 ”去年底,孔苓就在网上看中了三款日历——物种日历、传家日历和故宫日历,“物种日历是果壳网出品的,里面每一页都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扫描二维码还有物种介绍;传家日历用张大师级原创插画,展示每天的民俗特色;故宫日历侧重对故宫文物的普及和传播,鸡年日历里有很多与鸡相关的文物。 ”
孔苓介绍的三款日历售价在至元之间,比普通日历贵了不少,不过孔苓和身边的朋友们愿意为此埋单。 “元旦那天,我花了多元,买了传家日历。 ”孔苓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网上定制日历,将自己想要的风格,喜欢的图片告知卖家,最后获得一款独一无二的定制日历。 ”
门神布包、门神陶瓷隔热垫、创意压岁红包……元旦前夕,项琬发起成立的围裏文化设计工作室推出了新春礼盒,工作室设计的春联、红包等产品个性十足,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光。“大家都是奔着创意来的,在市场上找不到同款,只有我们家有。”说起自创的产品,项琬自信满满。
个性化的日历、春联只是特色年货的冰山一角。年货市场正发生着类似变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个性化服务和产品渐成时尚。
“我最近在选购年货礼包,走亲访友时作为伴手礼。 ”安庆市民陈女士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我经常在这家微店买蛋黄酥、糯米圆子等,产品全部手工自制,新鲜度高、口感好。最近,她家推出了年货大礼包,可以搭配任意店内的产品,我打算定制一批礼盒,按照不同亲友的喜好,来搭配礼盒内的产品。 ”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陈女士、孔苓一样,采购年货的关注点,从“能用、必要”发展为“品牌、独特”。以前,消费者喜欢跟风,现在,购买一样产品之前,消费者更多考虑自身实际需求,诸如商品定位是否与身份匹配、商品质量是否满足个人要求等。
从“只看产品”到“关注感受”,消费体验更浓
“今年买年货,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部搞定。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王萌摇了摇手机,笑着说:“一部手机,连上网络,海量年货,应有尽有。 ”
王萌的手机里面有多款购物软件。“土特产、手工制作、进口商品……你能想到的年货,这些手机软件里面都能找到,网上付款,几天之后,选购的
年货就能送到家中,
方便快捷。 ”从选购途径到支付方式,再到配送方式,年货市场各个环节正在发生的变化,在王萌这个“后”消费者身上充分体现。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消费者上门买”变成“商家上门卖”。 “我身边的朋友都懒得挤年货展,逛超市、菜市场,现在网上购物更方便,产品也更丰富。 ”王萌说,网上不仅可以买产品,还可以买服务。比如,想要清洗窗帘、地毯,只需网上下单,就可以等着洗衣店上门取物;年夜饭不想出去吃又不想自己做,在网上预订大厨,花钱就能享受到餐厅大厨的上门服务。
消费从只关注产品本身,向更高层次、更多方面延伸。消费者不仅要买到好产品,更要买得方便、买得舒服,获得产品之外的更多附加值。
与王萌不同,六安市民周女士更热衷上街购物。 “网上买东西获得的是便利感的体验,但我更看重摸得着、看得到、试得了的购物体验。 ”周女士说,“比如,我家的年货清单内,每年必有干货,但网购看不到产品好坏,在实体店购物,我可以看、闻,甚至可以要求尝一尝。而且临近过年,商店内、大街上年味十足,我和一群姐妹,在街上逛逛,和店员们聊聊天,这种体验感更好。 ”
春节将至,不管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实体店,都打起了“体验牌”。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多家超市已开辟年货区域,满眼的中国红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目光。线上平台也不甘落后,京东超市上线“把年味带回家”主题促销,推出“春节不打烊”运营策略,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网购年货的需求。
年货市场中消费体验升级,对商家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关注产品质量、性能等,还要多些“消费者思维”,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留心消费方式的这些新变化,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做好体验文章。
新闻推荐
安徽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
到2020年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