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中科科正”这样的例子在经开区还有很多。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面向初创企业成长和传统企业转型,经开区构建了全要素整合、全过程服务的 “5×10×3×3×2”的新型果园模式,涵盖了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产业园”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价值产业链。
创新创业“有思路”
“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一直是各地开发区期望破解的难题。”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以前园区通常靠拼优惠政策、提供标准化厂房等吸引创业者,但是企业来这里发展一段时间后发现,配套设施、上下游企业都寥寥无几,很难实现规模化、集群化成长,发展陷入“瓶颈”。
“通过多年发展探索,园区分析出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五大阶段:创新创意-孵化培育-加速发展-规模发展-集群化发展。”该负责人说,因此,园区注意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真正帮助企业将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对此深有感触的庐阳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张立野,拿智能剪草机器人项目举例说,该项目中机器视觉技术,是服务机器人中的先导技术,但是企业不能单独产业化,必须要整合动力、机械、传感器、工业设计等相关科技成果,才能产业化,形成产品。
“这个十分复杂的项目,在经开区的主动协调下,最终在IE果园公共创新平台中的十个服务中心里,全部找到了解决办法。”张立野说,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提供了机械设备、工业设计中心设计了产品模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找到了高端团队……
服务企业“新模式”
位于庐阳经开区内的IE果园在服务“双创”企业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公共创新平台体系,作为全区的转型升级亮点,形成了一种“庐阳模式”。
十个服务中心分别是:创新创意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权服务中心、助创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服务中心。
“技术(科研)协同、市场协同、管理协同助力企业解决各类难题;汇众知识产权库、庐阳企业数据库、四级政府优惠政策数据库等三个数据库可以让企业足不出户获取资料。”张立野告诉笔者,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等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已经入驻IE果园的家高科技企业在孵73家,总注册资金超过5.2亿元。”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园区部分在孵高科技企业完成研发进入市场销售阶段,2016年累计创造营业收入超过3.2亿元,贡献各类税收3034.32万元。·赵明·
新闻推荐
昨日晚间,江淮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日前收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同意建设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深化中德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发改委同意此...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