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大杨乡结合当地实际,从引进项目、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新型农业,推动大杨乡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有利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由量增向优质转变,加快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为大杨乡“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大杨乡发展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以产业的现代化为依托,以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为目的,打造全产业链、多功能和产村融合的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的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促进农民农业农村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要求,将全面实行农业社会化全程服务。解决农村劳动力年龄老化、种植技术老化、营销模式老化等问题:大幅度流转土地,由各个村民委员会统一经营,实现农民向农业工人的转变;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出产率;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劳动力附加值。该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示范点建设主体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蔬菜大棚建设,欧洲大樱桃基地种植,甜叶菊种植,光伏发电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代化养殖场建设,有机生物肥料生产等。将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示范主题,以农业为基点,推动特色种养业,休闲农业发展,形成点创新、线模仿、面推广的大杨发展新格局。
据悉,目前,大杨乡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以环线西路为轴线,建设点以李庙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高集村、曹安村、三时村、时圩村、赵集村、杨集村、小丁村,涉及7个行政村、3万多人,土地面积近8万亩发展新型农业链。现已建成李庙村100亩蔬菜大棚,曹安村200亩苹果园,赵集村70亩甜叶菊种植园,李庙村2000亩小麦制种及土地托管,三时村100亩大蒜种植,飞扬牧业有机肥加工厂和1000亩安徽三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园。(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今年计划机收小麦3570万亩全省力争小麦抢收任务10-12天基本完成
全省力争小麦抢收任务10-12天基本完成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