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降临,他们选择了不离不弃
1994年周海涛与王宇结婚,两人相亲相爱,事业有成。1996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儿子周志航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时间一天天过去,周海涛发现儿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孩子到两岁了还不会走路,两条腿的膝盖总是左右互打,每次坚持站一会儿,周志航都会痛得哇哇哭。夫妻俩意识到孩子可能有些问题,去大医院问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们,周志航因早产而导致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今后日常起居生活都不能自理。医生的话无疑给夫妻俩一个晴天霹雳。
在发现周志航患有脑瘫后,周海涛与王宇的足迹遍布安徽大小城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看医生、求偏方,可始终没有什么效果。许多亲朋好友听说了就劝他们,这个孩子是累赘,还是送走吧。但是,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给孩子看病,哪怕再苦、再累、再穷,只要孩子能好起来,我们都愿意。”周海涛夫妇下定了决心。
含辛茹苦,21年如一日照顾病儿
二十多年来,不管吃饭还是穿衣,周海涛夫妇二人都会亲自照顾。每天早上都会定时照顾周志航起床、洗漱,定时带他去大小便,喂一日三餐,睡觉前时常讲童话故事和他们一天下来所遇到趣事,让周志航在愉快当中进入梦乡。
日子过得再苦,工作再累,周海涛夫妇依然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尽管孩子智力比不上其他人,但在周海涛夫妇二人心目中周志航和其他孩子都一样。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是过得其乐融融,孩子的一句“爸爸妈妈”让他们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那么的值得。
积极生活,为孩子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周志航时常因为失禁而在床上大小便,但周海涛夫妇从来都没有为此抱怨过,而是细心地为他换上洁净的床单,把弄脏的床单亲手洗干净、晾干。在求医的过程中,医生建议对周志航多做一些肢体康复训练。
肢体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做,周海涛就天天陪周志航去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针对周志航的康复训练,他们还购买了各类康复器材,在家陪伴周志航锻炼。
周志航在他们的陪护下,终于能自己走路了,而且实现了生活基本自理。在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后,虽然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知识,周海涛、王宇夫妇并没有放弃对周志航进行高等教育的想法。他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购买高中教科书回来自学,学会了就在家把自己所学到知识传授给周志航。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一位来自印度的考生正在考试。宋莎莎正在考试中。宋莎莎考完后,被同学们围住询问考试难易程度。考场内,两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正在对考生进行考试。候考室内,一位留学生正在抓紧最后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