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历史,激励前行。
轮滑校队英姿飒爽。
外国友人到校参访,感受书法艺术。
幼小衔接实验开创安徽教育先河。
在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的文化引领下,学校坚持“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核心价值观,力求把学校建成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力求通过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学子成为有根的中国人;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新的课堂形态,培养新时代的新公民;放眼世界,为学生成为世界人铺路搭桥。为此,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广开思路、勇于开拓,力求还学生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
传承经典 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其实,作为安徽省首批传统文化示范校的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早在办学之初就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落实传统文化课程,关键在教师。为此,学校在课程开设之前,就多层次、多形式遴选相关学科老师。比如:学校的语文老师兼任经典诵读老师;书法协会会员的老师担任专职的书法教师;有兴趣的老师开设吟诵课程;让艺术学科中有专长的教师开设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课程;邀请社会非遗传人进入校园;聘请戏曲专业人士走进课堂。为了让专兼职老师尽快熟悉相关学科教学,学校每年都会分批次派老师前往南京、扬州、上海等地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精选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编入课程,是学校在课程方面的着眼点。为此,经过相关专家的指导,学校教师的协商以及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调查了解,学校确定了经典诵读、书法、节日节气、吟诵、古诗词鉴赏、戏曲、武术等多种特色课程,力求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经典诵读中,学校引进了《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读本,开设每日十分钟的经典诵读课,鼓励学生积少成多,熟读成诵。同时,学校每学期举行“经典诵读擂台赛”、“诗词大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相关活动,营造诵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诵读热情。
学校开设的书法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学校聘用两位专职的书法教师,并扩充了可以容纳两个班级同时上课的书法专用教室。每个班级装有书法教程软件,每周每个班有一节书法课,每天下午分批次有教师和学生来书法社团,同时,学校积极申报全国书法教育实验校,借助更高的平台助力学校的书法教育的发展。
节日节气课程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学校在不同的年级开设了传统节日节气课程。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会组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比如,在“悦阅乐·中秋夜”活动中,学生分读关于中秋的诗词,欣赏关于中秋的乐曲,充分体验中秋节团圆的韵味。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学校也会分年级举办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
学校还成立了节气研究课题组。2017年3月,屯小滨湖校区二十四节气课题组在四年级正式成立。学校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顾问,每周一次集中研讨,在四年级的八个班实施二十四节气课程的编纂和教学工作。课堂上,学生们抑或共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风俗,抑或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同时还通过家校研习营的形式把节气课程拉入自然之中,让孩子们在辽阔与空旷之间感受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增强对于祖国山山水水的依恋和热爱。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在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吟诵的读书方式一直绵延不衰,为了传承传统,让孩子做有根的中国人,学校培养有兴趣的老师学习古代的音律音韵学,学习关于吟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不同年级中开设选修课程,在平长仄短中恰当运用舞蹈、武术、中国传统弦乐等多种形式表现经典,学生诵之、唱之、舞之、蹈之,再现经典的意境,抒发情感。
诗词鉴赏课程开设于高段,成立唐诗宋韵社,把古典诗词按朝代析缕,并与古典音乐欣赏联手,在温婉优柔中习得博大精深的诗词精髓,徜徉于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中。
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开设了戏曲课程。本学年,学校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学校执教选修课程即黄梅戏。有意愿的学生积极报名,每周进行2课时的学习。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一个个黄梅戏节目陆续出炉。
同时,学校的艺术课程中增设京剧脸谱、剪纸、团扇、藤艺、武术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的教育。另外,在每年一次的“传统文化早市”中,中国结、吴山铁画、民间花鸟字、糖画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孩子们可以零距离地接触非遗文化,体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锐意改革 积极探索现代课堂样态
学校实施整合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开设主题综合课程。2015年6月,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利用两年时间,打破了一二年级的分科课程体系,编撰了主题综合课程教材,这些课程以一个个主题为依托,进行综合性教学。另外,学校还成立了主题综合课程实验班,进行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课程开创安徽教育先河, 2016年9月1日,80位5周岁的孩子走进了屯小滨湖校区幼小衔接实验班,开始了图书馆课程、经典诵读、外教英语课、创意数学课程、轮滑课等十余种课程门类的学习……实验班采取屯小滨湖校区和启明星幼儿园合作办学的模式,整合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拓宽教育资源,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目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赢得普遍赞誉。
国际理解
学校在重视传统文化建设的同时,也立足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目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一方面,与相关机构合作,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了英语口语课,由“外教+中教”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借助一些项目,学校与多地区、多国家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和文化的交流。此举使学校站位更高,思路更宽,视野更远,在理念与行动上以开放的胸襟拥抱未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将文化之火传承万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屯小滨湖将信守“中华经典满胸怀、 琴棋书画说人生、岁月流年传岁月、传统节日承传统”的目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革新。相信,在滨湖新区这片改革的沃土上,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必将创造又一个教育的辉煌,传承经典、 牵手现代、 走向国际,为学子铸就幸福完整的童年。 刘贝贝
屯溪路小学
滨湖校区简介
2009年9月,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均衡教育”的号召,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建成使用。学校位于滨湖新区的核心发展区,左邻安徽省委省政府,右邻合肥市滨湖医院。学校隶属包河区,是一所区属公办小学。目前有50个教学班,学生2475人,教师136人。
办学七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品质日趋成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特色示范小学、全国轮滑示范校等诸多荣誉。
新闻推荐
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举行,今年语文高考全国I卷难不难,又有哪些亮点?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邀请合肥市六中名师张选军对试卷进行评析。2017年语文试卷,不仅体现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全面发展”优秀人...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