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茂枝)5月26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等工作目标。同时,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探索将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等相关诊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并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住院病人开展HIV检测。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由48.4%提高到69.3%,病死率由5.6%降低到3.4%,全省抗病毒治疗比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
增强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是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的首要一环。安徽省要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5%以上。到2020年末,宣讲覆盖各市和重点县(市、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督促学校落实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专题教育任务,确保初中学段不少于6课时/年,高中学段不少于4课时/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及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教学任务。村(居)民委员会要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引导健全村规民约,倡导公序良俗。
在加强疫情监测分析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各设区市和存活感染人数超过1000例的县(市)应当具备确诊检测能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当具备实验室艾滋病检测能力。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县(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快速检测能力。同时,扩大检测服务范围,推动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住院病人开展HIV检测;各地要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
安徽省将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对此,行动计划提出了“三个90%”的目标,即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按照就近治疗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县(市、区)要适当增加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首诊(问)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此外,安徽省还将探索将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等相关诊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1-4月,安徽省工业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技改投资比重上升、重点行业投资快速增长、高能耗行业投资占比下降。数据显示,安徽省企业更加注重内涵投入,技改投资在投资总量中占比提升。全省工...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