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教育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编制、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
目录内专业高校自主设置
未来在专业设置上,高校将有更多自主权。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省将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除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高校自主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的专业,报教育部备案;自主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报省教育厅备案。支持高校对接产业行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专业管理规定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目录外新专业。
省教育厅还将发布全省本专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公布紧缺专业和就业率较低、布点较多的本专科专业的名单。加强对首次招生专业条件的核查。逐步完善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同时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对存在问题的专业,责令有关高校限期整改或暂停招生。
安徽省还将创新高校编制管理和使用方式。在本科高校建立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未来,高校后勤和教辅岗位逐步退出编制管理,将腾出的编制用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高校依法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未来高校可以按照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招聘或解聘的条件和标准,自主组织实施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不统一组织高校人员聘用考试。高校在人员总量内调配、招聘的人员直接报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不再报省教育厅审核。
高校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于今年7月印发了《安徽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实施方案》,有些高校尚不能独立组织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进行。
安徽省还将推动高校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将按高校的人员总量、层次、类别等因素分别核定绩效工资总量。高校根据备案人员总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学层次等因素,可以自主确定本校绩效工资结构和分配方式。对经评审认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由学校自主决定其薪酬待遇和发放方式,不再报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
记者刘媛媛
新闻推荐
晨报讯10月24日上午,安徽宁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签署协议,设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宁肯基金”,当天,中华慈善总会亦专门发来贺信。根据协议,此次该公司以“宁肯慈善基金”名义...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