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文 通讯员 武艳/摄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终端对传统媒介的强大冲击,使传统印刷行业面临严峻考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作为阜阳本地一家老牌印刷企业,安徽金辉印务有限公司近两年致力于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引进新型制造设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颍东区经济开发区的安徽金辉印务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公司的现代化厂房、自动化生产设备,采访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亮点和经验。
自动化生产
伴着秋日暖阳,记者走进金辉印务生产厂区,只见一辆辆大型卡车空车进、满车出,订单量的爆满让工人师傅们干劲儿十足。
“这两天的订单有些多,忙不过来,我们加班加点干,机器也在不停运转。”在票据车间,工人李振正守着一条近十米长的联动生产线,在产品输出口处,蓝色票据刷刷而出,李振拿着手中的扫描仪不时扫描票据上的代码,检查票据产品是否合格。他的活计看起来轻松又愉快。
记者从产品输出口走到原料输入口发现,一整条生产线上除了李振外没有其他人,只有机器发出的轰鸣声。“这是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叫作商业表格轮转机,而且是胶印和数码印刷两种工艺相结合的一条联动生产线。”金辉印务生产部副总经理牛浩群介绍说,这条生产线前端的转轮主要负责印刷票据颜色,根据产品需求不同,开设转轮数量不同,每个转轮可以染印一个颜色,一张票据走下来,需要染印6个以上的颜色。
在整条生产线上,除了印刷转轮外,还穿插着一台数码印刷机,一旁电脑上显示着正在打印的产品上二维码或代码的数字指令。“这台数码印刷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只需要提前设置好产品指令,其他就不需要人工操作了。”牛浩群告诉记者,这样一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出120米长的票据,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了很多倍。
“要是利用以前传统的生产机器,我们一条生产线至少需要4个人,而且效率也比较低,现在一条线只需两个人,效率大大提升了。”牛浩群表示,先进设备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助力转型升级
除商业表格轮转机外,记者在金辉印务生产车间看到,无论是票据车间、商务车间、凹印车间等生产工艺较为特殊的车间,还是普通酒类包装印刷的酒包车间,从印刷前的制版到印刷过程中的上色、压纹、覆膜、模切等工序,都已全面运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
德国海德堡对开7+1高宝印刷机、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海德堡UV印刷机、CTP冲版机、凹印机……在牛浩群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多个生产厂间,只有这些先进的印刷设备在哗哗作响,工人的手工劳动基本上被机器所替代,大多只从事机器调试工作。
“除了酒包车间的最后工序外,我们每个车间都只有10多个人在工作,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牛浩群介绍说,即使是在需要人力最多的酒包车间,也有全自动酒盒机协助工人完成最后的纸盒包装工序。
“我们公司是集设计、制版、票据印制、商务印刷、酒类包装印刷、烟标印刷、文化簿本、教辅、教材印刷为一体的综合型高科技印刷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每种产品的生产工艺都不同。”牛浩群告诉记者,细数下来,整个公司拥有像商业表格轮转机、高宝7+1印刷机这样的自动化设备50余台,其中,有不少是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
牛浩群告诉记者,近两年金辉不断引进新设备,运用新技术,已逐步实现了产品结构由单一类型产品向多元转变,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在强大技术的支撑下,金辉印务获得了“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印刷包装100强”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证书”,并通过了“国家环保绿色印刷体系认证”。
继续扩大规模
在金辉印务生产厂房外,还有两座刚建好的厂房,即将投入生产。“我们预定的新设备——博斯特10色卷筒凹版印刷机今年底就能到货,明年就能投入生产,届时,我们的3座大厂房都会投入使用。”牛浩群说,截至今年9月,金辉印务的产值已达10亿元,同比增长12%。
“目前,公司正在扩大生产规模,我们准备扩建新厂房。”牛浩群表示,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深入,金辉印务将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设计研发,通过智能设备整合整个印刷流程,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金辉印务在设计研发道路上也收获满满。记者了解到,金辉印务拥有一支40余人的研发团队。截至目前,已成功申请了票据机自动循环供水系统、UV排风系统、可调红外烘干装置等13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权。
新闻推荐
11月4日,“38°向上人生-北京·越野世家体验营”安徽站落下帷幕,北京(BJ)品牌将越野硬汉的激情与古朴的徽州文化相融合,打造出“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在品牌、产品、文化等方面独特的影响力。巡回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