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小云
晨刊讯不知从何时起,各种各样的拉票活动,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大景观。各种打着“考验友谊”“考验真情”的“萌宝大赛”“明日之星”等拉票邀约让人不胜其烦。不过,和过去的“纯点赞”“纯投票”相比,记者发现,一种通过“花钱送礼物增加选票”的投票方式,出现在一些评选活动中,使得这些评选活动变了味。
11月30日,市民孙先生收到外地一朋友发来的微信链接,称儿子正在参加当地一个“明日之星”微信评选活动,希望孙先生帮忙拉票投票。“我们关系一直很好,拉票投票理所当然。”然而,孙先生投票后,却发现了问题。“活动规则上称,一个微信号一天只能投一次,但除了这种方式外,还可以选择送礼物增加票数。”在仔细查看送礼物页面后孙先生发现,“礼物”并不是“白送”的,而是要花钱买。“礼物有好多种,价格不同增加的票数不同,最低的花5元送‘气球\’,增加25票,最高的花500元送‘别墅\’,增加2500票。”
孙先生觉得这样的活动,就是组织者在变相敛财。“表面看,是在组织一次评选活动,实际上却是花钱买票数,有多大意义?活动的含金量能有多少?”孙先生说,自己随后给朋友打了电话,建议朋友不要太看重这次活动的结果,今后也不要再给孩子报名参加这样的活动。
无独有偶,市民程女士提起前几天给朋友的孩子送礼物投票之事也直呼“上当了”。“朋友家的孩子参加当地幼儿园的‘快乐宝贝\’评选,可以拉人投票,也可以送礼物增加选票,大家忙碌了近一星期,最终,朋友告诉我只得了第三名,第一名是在投票结束前几分钟花600多元增加了3000多票,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的上当了,这种活动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天下午,在孙先生发来的投票活动页面上记者看到,礼物页面上除了“气球”“别墅”之外,还有“钻石”“礼炮”“飞机”等,每样礼物对应一定的票数,不同的礼物支付的费用也不相同。此外,在页面上记者还看到,上面写有“单价500元,抵扣2500票”字样,商业气息浓厚。
对此,安徽昌法律师事务所胡军甫律师告诉记者,网络投票在现实中非常普遍,但问题也有不少。他认为,各种评选活动原本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但一旦和利益挂上钩,就变了味,提醒市民对待这样的活动应谨慎小心。不过,他表示,对于这样的活动究竟该如何定性,又由哪个部门来监管,目前法律上还处于“空白”。
新闻推荐
价格实惠、品牌过硬、品质升级、服务放心……一万个消费者有一万个选择格力的理由,无论哪一种都足以让你投身“安徽沸腾”。11月25日、26日,省城交通图上,西南角整整两天始终全线“飘红”。以铭传路...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