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有好故事,有好朋友

来源:新安晚报 2018-05-25 10:36   https://www.yybnet.net/

□于继勇

1998年7月,我在《新安晚报》发表了一篇《女友边儿》。

当时,我在位于琥珀中学院内的《活着》杂志社当记者,这是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内刊,也是我刚踏入新闻行业的开始。

工作之余,我喜欢写点风花雪月的千字文,一是抒发多余的荷尔蒙,二是借机赚点稿费。

《新安晚报》当时有个栏目叫“每月话题”,面向读者征稿。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出了第一篇稿子。没想到几天后,我在办公室就看到文章见报了,激动得心怦怦直跳。

刚到杂志社工作,文字稚嫩,我发表的东西很少,也没什么深度。在我的眼里,能在省城第一都市报《新安晚报》刊登文章,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我到报亭买了五份样报,宝贝似的带回出租房,给我的女友看。这篇文章除了“边儿”这个化名,其他都是我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后来,女友变成了老婆,她说这篇文章“骗”了她,她抱着挽救落魄文青的心态嫁给了我。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更加关注《新安晚报》的“每月话题”,每个月初,一看到“题目”,我就抓紧构思,立即投稿。没想到,竟然能十投九中,一年下来,至少发表七八篇。

后来,我和副刊版面编辑马丽春老师认识了,她印象最深的也是我发表在“每月话题”里的文章。她说,小于你写得不错。

认识马老师的人都知道,她为人耿直快言快语,有时在座谈会和讨论会上,她既不给主办方面子,也不给所谓的老专家面子。她身上有当下知识分子少有的傲气和骨气。所以,她编辑副刊的时候,是以质取稿的。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在《新安晚报》发的每篇稿子,都没走过后门。

1999年,算是我文学创作的开端,这一年在全国十几家青年婚恋类杂志和都市报,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有一篇文章还被《读者》转载了。但是《新安晚报》仍然是我最看重的报纸,因为它是全省最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每次发表文章,至少会接到好几个来自同学或好友的电话,有时聚餐,也会有人提起我曾经发表过的文章。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这种鼓励是极有用处的。

2003年,我进入《安徽商报》工作,在著名作家赵焰的领导下,参与《橙周刊》的创办。一年后,我任这份周刊的主编,同时负责编辑三个副刊版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副刊编辑。此时,马丽春老师已经是《新安晚报》副刊部的负责人了,大家喊她马主任,我仍然喊马老师。马老师给了我最初的机会与鼓励,我心存感激。

《新安晚报》和《安徽商报》,都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子报,两者既是兄弟单位,也是竞争对手。但是私下里,大家都是朋友和哥们关系。时间长了,走动也多了。《新安晚报》除了做副刊的马老师、蒋楠楠、黄从慎和闫红,我还认识很多跑新闻口子的记者。胡佩和殷平,曾经和我在杂志社共事过一段时间。而后来,玩得最多的是章玉政和宫礼。

和宫礼的认识比较传奇。1997年,我还在安徽省团校读书的时候,到安徽大学找同学玩,在他的床头看到了一份《安大青年》,上面有一篇宫礼写的《工地上的女人》,我很激动,拖着同学去找宫礼。然后,在安大校广播站,又碰到了章玉政。那时候,大家都是学生,也都是文学爱好者。在龙河路上的小饭店里,就着几盘炒土豆丝和青椒炒鸡蛋,喝着啤酒就可以高谈阔论半天。此后几年,我回到安大成教学院读本科,章玉政和宫礼已经成为省城颇有名气的新锐记者了。我一边卖书,一边靠四处投稿赚稿费维生。

兜兜转转,我进了商报,单位在环城路边上,而《新安晚报》则搬到了安庆路。在QQ上,我们又成了无话不聊的兄弟。吃饭闲聊时,仍然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大家心里都有新闻理想,希望成为名记者,名编辑。我的纸里包着火,成为我们最喜欢的句子。

没有成家立业之前,好兄弟就是最亲的人,下班后,QQ群里约一下,大家就凑了个饭局。交流稿件,交流天南海北的新闻,干我们这一行的都知道,有些新闻只可能有记者知道。如果敢于坚持,新闻会更有价值。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没有一个时代是理想的时代。因为,他们会像啄木鸟一样盯着社会的害虫。赞美永远要比批评来得容易和轻松,在某些时候,也能获得更多。写批评和监督类稿件,受到的委屈有时候是提防不了的。那个时候,大家就找借口吃一顿大排档,吹吹牛,谈谈周边熟人的花边新闻,放松一下。第二天,又是一个钢铁战士。

《新安晚报》经历了中国都市报最辉煌的时光,也一直是省城合肥都市报里的老大。究其原因,就是有一群有职业精神的新闻人。什么样的土壤气候,长出什么样的庄稼,报纸的气质,也是人的气质。在我的眼里,《新安晚报》是西北朔风里的红高粱,挺拔有节,英气逼人。

自我第一篇稿件在《新安晚报》发表,到我认识一帮兄弟,一晃都二十多年了。我们从青葱小伙,也长成了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的大叔,世事变迁,报纸的收入江河日下。曾经,报纸可以纸里包着火,新闻媒体和记者是比较受尊重有荣誉感的职业。但是,现在不是了。熟悉的兄弟一个个离开报纸和电视,在中年之际,另谋生路,有的去了网络,有的去了企业,有的去了新媒体,也有的尝试自媒体。兄弟们还在江湖,而江湖渐渐没有了他们的传说。

在一句话消息和自媒体流行的年代,一篇落地有声砸地有坑的稿件,很少有人认真去看,也几乎没有人认真去采去写了。娱乐消解了我们解读和探讨严肃问题的热情和空间。这不是传统媒体的错,而是这个时代的遗憾,或者耻辱。

如果我们愿意讨论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什么是最赚钱的东西的时候,一切还有希望。所以,我仍然愿意以最美好的愿望,祝福我们以记者自称的兄弟们。虽然,阵地萎缩,但我们仍然是新闻战士。我们的心里仍然包着火,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被点燃,复活。

以此,纪念我与《新安晚报》的幸福往事。

新闻推荐

安徽科视激光大屏显示项目正式投产

5月18日上午,落户我县经开区的安徽科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激光大屏显示项目投产仪式和产品展示会。县委常委、经开...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好故事,有好朋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