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第二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当天本报报道了《铜陵退役军人捐器官助5人“新生”》,对于接受器官捐献的这5名患者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中国,每年约有30万重度器官衰竭患者需要进行移植手术,而每年完成的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绝大多数患者还是无法得到供体。
自愿捐献器官者迅猛增长
申振是安医大一附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协调员,从2014年获得上岗资格以来,“从最初兼职,到现在专职,见证了器官捐献的爆发式增长,去年已经有50多例肾移植手术,今年有望超过80例。”
据了解,2015年开启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新生之年,2015年我国实现了从依赖司法渠道到公民自愿捐献的转型,中国自愿捐献器官者6年间增长120倍。申振说:“目前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仅有3个左右,相比西班牙等国40个左右的捐献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了解器官捐献是最基础的一步。”申振说,“在我协调器官捐献的四五十人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7岁女孩的家人,尤其是她的爷爷。当时女孩去世,家人都很悲痛,我提出器官捐献的期望时,父母根本舍不得,而她的爷爷在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后,非常支持,这对一位老人来说,是观念的一次巨大转变。”几年过去了,申振每次回忆时,依然感慨万千,“女孩爷爷的这个决定救活了几个人。”
一家医院数百人等肾源
尽管自愿捐献器官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但与需求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现在每年约3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病人中,仅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
安医大一附院肾移植科主任廖贵益介绍,去年完成了50多例自愿捐献肾移植手术,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例,而登记等待肾源的患者数量则多达500人,“而且等待肾源的患者增长速度高于自愿捐献的增长速度。”由于病情发展、年龄增大等原因,部分患者将永远失去肾移植的机会。
申振说,目前全省各个医院、红十字会已经建立起器官捐献的协调系统,而且随着公众对器官捐献认知度越来越高,协调员一旦发现潜在器官捐献者后,在与家属沟通时也相对更加顺畅。
记者张永
新闻推荐
《蚁人2》和《碟中谍6》还在徘徊着暑期档登陆的日子,考虑到保护国产片,很可能最终会被定档在8月。倒是好些个国产大作在夏...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