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翟浩)日前,省政府出台 《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提升研发能力、完善服务平台、补齐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强推广应用、打造发展高地、强化土地和税收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财政和金融支持、强化引导推动十个方面提出新政,加快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同时,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提出依托“芜马合”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安徽省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高地。
《规划》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18—2022年),夯实基础,完善产业体系。到2022年,安徽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全省机器人产业(全产业链)主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大关,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康复、家庭娱乐服务、巡检安防等重点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第二阶段(2023—2027年),拓展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智能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汽车、家电、电子等领域形成机器人应用国际标准和规范,建成世界一流的机器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省政府出台的十条新政提出,鼓励国内外知名机器人技术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机构落户安徽省。支持建立机器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产业发展共性服务平台,按其关键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300万元。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对在安徽省注册成立的机器人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关键设备投资总额5%的奖补,最高200万元。
新闻推荐
□安徽舒圣祥中科院的报告,立意在于“休闲与美好生活: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一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如此,就每个星期都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