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援疆伉俪“三尺讲台”铸真情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9-12 10: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朱胜利

日前,安徽省新一批82名援疆专业技术人才抵达和田。其中,高仕路、沈美娴和程平安、石蕴冬两对教师夫妇格外引人关注。高仕路是第三次援疆,沈美娴是第二次;石蕴冬是第二次援疆,在她的鼓励下,丈夫程平安也成了本次援疆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高仕路2015年至2016年援疆支教,沈美娴2017年随他赴和田支教。今年7月,看到组织选派新一批人员参加援疆的文件后,沈美娴率先报名,高仕路随即申请,夫妻俩再次携手进疆。

“许多学生就如同我们的孩子,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谈及援疆支教工作,沈美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沈美娴告诉记者,她教授语文,注重鼓励学生利用在校学习机会,多学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学生们和她在课堂上愉快地交流,课下更是畅所欲言。学生们与沈美娴跨越了年龄和民族的界限,常常一起学习、一起说笑,开心时甚至会拥抱在一起。

因为是女老师,学生们会经常变着花样带好吃的给沈美娴,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有学生摆放的各种零食。沈美娴曾经授课的班级里,有两个“90后”女生茹则妮萨、古再丽努尔。沈美娴经常与她们谈心交流,帮助她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困惑。她们亲切地称呼沈美娴为“美女妈妈”,沈美娴深有感触地说:“这让我在新疆找到了家的感觉,缓解了对家人、孩子的思念。 ”

“在上次支教的最后一堂课上,学生抱着我哭成一团,他们说‘有机会你一定要再来皮山,我们等着你\’。 ”当时的情景至今仍不时浮现在沈美娴脑海中,“很欣慰,我又有机会再见他们了。”对此,高仕路深有同感。他三度援疆,既是因为那里的学校需要他,也是因为与当地学生的情谊始终牵动着他的心。

今年6月援疆归来后,石蕴冬的心始终没能放下和田的那个三尺讲台;

而当地维吾尔族同胞经常在网上送来问候,昔日的和田同事也经常通过网络向她寻求教学帮助。让石蕴冬放不下的还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培训合格教师……有许多没有做完的工作,许多未了的心愿,石蕴冬再次提交了援疆申请。被妻子感染,程平安毅然加入援疆队伍,与妻子一起来到和田皮山。

于是,在和田的校园里、皮山的葡萄架下,人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对教师夫妇,并肩散步,一边走一边讨论教学问题,不时与经过的学生热情打着招呼。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高仕路、沈美娴和程平安、石蕴冬将安徽籍教育家陶行知的格言和安徽人民的深厚情谊带到了万里之外的新疆,浇灌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

新闻推荐

献给改革开放的时代赞歌 ——第一届中国农歌会回顾

献给改革开放的时代赞歌第一届中国农歌会回顾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援疆伉俪“三尺讲台”铸真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