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史力 通讯员 王兵)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9月19日,全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会议在肥召开。会议紧扣“气象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谋划新时代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研讨气象为农服务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新方法。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气象科技的强力支撑。会上有关省市气象部门围绕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构建气象减灾防灾体系、提升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做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读,分析气象为农服务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讨气象为农服务的新路径和新方向。安徽省气象部门分享了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有关实践。
安徽省是农业气候资源大省,近年来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已构建农业气象多源数据智能感知网,建成236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平均站距7.8公里;建有85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31套农田小气候观测仪、47个农业气象物联网示范点、4部无人机移动观测系统以及10万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包采集各类农情和气象数据,基本形成覆盖粮棉油、设施农业及特色养殖的农业气象数据智慧立体感知网。建成省级农业气象海量数据存储系统、集约化农业气象数据环境,初步建成智慧农业气象业务支撑平台。完成主要农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持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4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兵让赴我区调研创建第三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情况。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办公厅...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