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的安徽汉氏贝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刚走进工厂,展示台上琳琅满目的产品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凉道胖大海润喉糖、蜜炼枇杷润喉糖、蜜炼金银花润喉糖……一旁还整齐摆放着几台老式压膜机、熬糖机,与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格格不入,但这却是陪伴李健从无到有的家伙什,他怎么都不舍得扔掉。
李健,就是安徽汉氏贝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看着这几台废弃的小型机械,李健告诉记者,“这些是我们创业伊始使用的几代机械,见证了公司的起步和发展,更是制糖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的缩影。”
从上面的锈迹和蒙尘来看,这几台机械已有些年头,对于李健来说,这是他最初创业的记忆。2008年,李健辞职创业,投身到润喉糖行业中,负债购买了一台半自动化机器。“一开始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做,有了机器以后,也不知道怎么操作,就一点一点地学。”彼时的李健又当工人又当销售,忙碌但充实。
“好在家人比较支持,我们几个人在一个小作坊里制糖,先保证质量,再去找订单,就这样一点一滴做了出来。”李健说,在第一代机械的陪伴下,他们生产的润喉糖逐渐打开市场,随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制造工艺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手拉糖条被拉条机代替,制糖成型的机械也改进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很快,李健又引入了第二代、第三代生产机械,生产量大了,就需要更多的订单。为此,哪里有展销会,李健就往哪里跑,一直陪伴他的是一张便携式桌椅,那是他去“蹭”展会的必备品。“那时候没钱参加产品展销会,我就在门口摆个小桌子,把产品免费发给大家,很多客户都是在这张桌子上拉到的。”
记者在如今的厂房里看到,早前的手动生产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化生产。标准化生物研究室、无菌生产车间、高温密封熬制糖浆反应罐、现代化浇铸流水线、单独颗粒或成板包装线……一个集生物科研、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于一身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呈现在记者眼前。
如今,李健的企业已经拥有业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尖端的研发团队,更注册了自有品牌,除了为其他品牌代加工,他们自有品牌——汉氏贝健也逐渐被消费者了解并认同,依托太和华源医药大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销售渠道,汉氏贝健正逐步向全国消费领域进军,开拓更大市场。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产工艺可以说是‘鸟枪换炮\’,引进的全套设备也是目前国内润喉糖加工制造行业最先进的。”李健介绍说,四代设备代表了制糖行业四代工艺水平,将来,他还准备把这些旧机械专门陈列出来,做企业文化时,将起步、发展和辉煌的过程讲述给以后的每一位员工。
新闻推荐
如何合理选择保险产品和服务?投保、保全、理赔等环节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快速识别违法违规金融保险宣传广告?如何防范销售误...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