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兼并重组,先后完成创立煤机、天正电器、鹏辉工贸等6家企业闲置厂房“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1.8亿元、闲置厂房4.8万平方米。
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可喜成果——今年1至8月,全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4.4亿元,同比增长24.5%;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8.6%;58家战新产业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38.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大通区强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着力上项目、增投资、稳增长,推动经济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
“稳”是主基调,经济增速在提升
稳字当头,是今年大通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速度稳,彰显发展“质量第一”效应。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4%,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
就业稳,“好饭碗”越端越牢。年度涉区27项民生工程中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等4项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新增就业32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3人。
钱包鼓,“获得感”越来越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0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2元,同比增长8.9%。
“进”是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
省“861”重点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安徽电建一公司淮南致远钢结构分公司新厂房奠基。项目建成后,年产各类钢结构3万吨,产值约2.68亿元。
项目占地59亩,总投资概算1.5亿元的大通工业新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工程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将建设一栋8000平方米科研孵化检测车间,4栋标准化厂房。
······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大通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坚持领导包保制度,确保项目尽快开工、投产见效。同时,先后投入8600万元用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今年以来,大通工业新区、上窑工业集聚区新落地建设重型钢构、环保管材、君临食品二期、益民机械制造、矿用设备制造、涂装设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7个,总投资7.8亿元。截至目前,两家园区入园企业151家,投资规模达52.5亿元,竣工投产126家,带动解决就业约1万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通区精心谋划了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的区级项目库,重点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装备制造、智能服饰加工、健康养老等产业。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举,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以来,先后洽谈项目87个,新签约园林绿化种植培育基地、环保综合资源化利用、力星激光设备生产、生态循环种养示范园等亿元项目16个;新开工环保管材、新型矿用综采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玉兴智能制造、三寅新型建材项目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至8月份,累计引进内资2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77.50%;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20.9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0.58%。
“新”是主旋律,新旧动能在转换
窑河渔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基本竣工,实现并网发电,开启了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双赢模式。该项目规划建设容量200兆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为1920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76万吨。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奋进新时代的大通区,经济新业态在培育,经济新动能在壮大。
特色工业在做强,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和民营经济提升发展行动计划,重点扶持富华服饰、国电投新能源、乐森黑马、唐兴机械等优质骨干企业扩能增产,摸排智创智能装备、天河电力、睿通服饰、百木家居、君临食品等拟升规企业12家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帮助珍珠水泥、宏阳工贸、威科特机电、金达力蓄电池等17家企业争取省市专项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730多万元。
商贸物流产业在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家、民营企业224家、个体工商户636家。淮南快递物流园项目一期建成投用,中国邮政电商仓储配送中心全面启动,淮南港洛河作业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5个电商服务站点全部开工建设。
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产业快速成长,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今年1至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进出口总额368万美元,同比增长9.5%;1至9月份,完成财政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2.1%。大通经济发展质量高、活力足,释放满满正能量。
新闻推荐
搬进新小区,花了一笔钱好好装修,就是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住得更舒服、更称心。可是,楼上卫生间渗水,把卫生间吊顶泡坏了不说,找当...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