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程鹰:文化如墨绘风骨

来源:黄山晨刊 2018-12-12 06:46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汪  嫒 文/摄

12月6日,细雨,微寒。作家程鹰的家,屋内茶具、古琴、书画清香悠悠;院内花草成群,芳香馥郁。眼前的程鹰清瘦秀气,文质彬彬。

“我写小说有两个追求,一个是要有故事性,就是故事好看能够吸引人,读者能够读下去;第二个,故事不能写成‘故事会’,还要有意蕴在里面,要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更高远的东西,这也是我写文化类小说真正想表达的精神追求。”面对镜头,程鹰气定神闲、不急不缓地说。

与书结缘

“我三岁的时候父亲便教我认字了。七岁那年,我得了慢性肾炎,需要休养,父母亲每天上班就把我锁在家里,屋里一个人也没什么好玩的,好在我父亲是文学粉丝,买了许多书,所以在休养身体的两年时间里,我看完了父亲两个书架上的所有藏书,后来还拜托在文化馆上班的母亲去图书馆借书回来看。看的书很多,连当时的八大样板戏的剧本都能背出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觉得写书太有意思了,便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程鹰说。

小学时就试着写诗,常常得到老师夸赞。上学期间,程鹰一直成绩优秀,引得各位带课老师的关注,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是上北大的料”。谁知,高考时程鹰因压力太大在考场上两次晕倒,发挥失利,在众人的殷殷期望中最终录取到了徽州师专。“也曾想过复读一年继续考,但父亲怕我压力大搞垮身体,而且我们分析,我最后的志向是当作家,这个跟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梦想的追求还是靠自己,所以就直接去了师专。”

灯下练笔

程鹰说,写小说不能一蹴而就,也是需要练笔的,而自己正是从大学里开始练的笔。“大学期间,白天上课,就用晚上的时间来写。晚上宿舍要关灯的,但是有路灯,所以晚饭的时候就会多买两个馒头,等到关灯了,就搬个桌子到路灯下去写。冬天的时候,空荡荡的道路很冷,馒头也被冻得铁硬。我就披件军大衣,坐在路灯下写,一直写到凌晨两三点。”程鹰回忆,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写了两年,毕业后到隆阜中学任教,一年以后,第一部小说写出来了,中篇,名为《最后一个夏天》。当时的年代,都是手写稿,要投稿,就要寄出去,大信封没有,就问别人借挂历纸自己做;然后再买方格纸将小说誊写一遍,这家没回音,再誊写一遍寄给下一家。“这个过程也是练字的过程,字写得又快又好。后来,小说《最后一个夏天》被载江西省文艺出版社《百花洲》杂志1989年第4期,小说发表后,《文汇报》《文论月刊》也发表了评论家的专评和散论。”这对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来说,真的是莫大鼓励。

《神钓》成名

30年前,《神钓》问世,26岁的程鹰以新星之态占据文坛一席之地。再回首,看当年,程鹰笑着说:“写小说是很好玩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写的好不好,但就是凭着一股热情在那没日没夜地写。那个年代没有电脑,都是手写,写得猛了,桌子都在晃。写完寄出去一发表就引起了轰动,这是我没想到的。不过现在再看这部小说,感觉还是不错的,目前也是评论家们认为的一篇难得的术道小说。”

中篇小说《神钓》被载广东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1989年第6期。后被《中篇小说选刊》1990年第2期转载。1999年被选入“安徽省50年来精品小说集”中篇小说头条。《神钓》一鸣惊人的时候,程鹰还在隆阜中学当老师,霎时间,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像雪花一样飞来。“当时都是用蛇皮袋去装信,拎回家一封一封看,一封一封回。因为总感觉大家看你的小说,给你写信,是一种认可和鼓励,要是不认真回复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写东西了,就光顾着回信去了。”程鹰坦言,年轻的时候容易高兴,这些来信也让自己高兴了好一会儿。

如今搜索《神钓》,很多网站平台都有在线阅读,但多有收费,尽管如此,点击率依然很高。对此,程鹰调侃:“这些钱也不知道收到哪里去了,反正是一分都没有给作者我。按说,我应该找他们来维护作者权益的,但后来想想,罢了,与其有这个时间去计较,不如让他们运营操作,让它成为一个普及吧,看的人多,也是对我作品的一种认可。”

《文博游戏》

“这些年古玩界非常热闹,但其实它非常复杂,‘水’很深,真假虚实,尔虞我诈,有巨大的骗局,也有偶尔的妙作,本身这个故事就比较热闹。做古玩的人是非常紧张的,也是非常神秘的。”上世纪90年代初,几个朋友带着程鹰“玩”古董,说是“玩”,其实就是通过收购古董再转手买卖来赚钱。当时收古玩的时候,程鹰觉得挺好玩。在这个圈子里玩久了,也就知道了很多事儿。

“写作是需要你去经历的,经历不是采风,三五天就有感受,最多也就只能写篇散文。写小说,是需要去经历渗透生活的,渗透进去,你才能够感悟到那种微妙的细节。有些真相是想不到也构思不出来的,这些事儿在我的脑子里面沉淀了很久。很早以前,我就想把这些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成一部小说,但我没敢写,毕竟有一部分事件是真实的,而当事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怕他们不高兴。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在朋友们的心中,过去的暴风骤雨成了今日的云淡风轻,甚至成了酒桌上的趣谈和美好的回忆,从前的惊险斗法如今看来无非是一场游戏。见了他们这种气度,于是我决定写出这部小说。”

程鹰新作长篇小说《文博游戏》2016年入围“安徽省长篇小说创作精品工程”,今年6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于当月26日在合肥图书城举办了盛大的首发式。7月16日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长书天地”栏目开始连播《文博游戏》。

十年磨一剑,但这部《文博游戏》却有近三十年的沉淀。这部小说涉及古玩、鉴定等专业知识,还涉及到黄宾虹的画。为此,程鹰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去参透黄宾虹的画论、思想精神。“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我要保证不能出错,我要做到《红楼梦》那样,文章中的一张药方拿到现实世界给医生看,医生也说是对的。”程鹰认真地说,写这部小说是不容易的,功课做的时间太长太辛苦,初稿完成后,一次放松小酌却让胰腺炎发作,情况危急,最后还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

文稿发出去后反响很好,安徽文艺出版社为程鹰办了一个大型的首发式,先是作家、评论家的点评,后有签名售书。“有时候签名售书很尴尬的,只有三四个人在那转,也不买,我们当时心里也没底。当时我是准备用毛笔来签名,还要盖印,后来一看架势,不行,外面都排起了队。最后换成钢笔,哗哗哗,草书都出来了,一个下午,签售了近600本,签得手都疼,还有许多人没有签完。”

文化风骨

相较于当下言情、科幻、历史小说,更迎合大众口味,程鹰坚持写传统文化的小说,更像是一股清流,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沁人心脾。“我写的是文化小说,那么高远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很多断代,现在还没有续上来。通过小说这种形式,传递面会更广。”

“像《文博游戏》,它除了有好看的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到最后它还传递出一种‘回归’,这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

30年前写《神钓》,当时的程鹰和主人公是合在一起的,他用全身心的投入直抒胸臆,传递出年轻人有追求却又追不着的一种焦虑不满和愤懑,情绪化特别强烈。但现在的《文博游戏》,程鹰就像一台摄像机,悬在一处高位,以第三者的视角关照众生百态。“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会更淡泊一些。现在写作是我的喜爱和精神寄托,就像种花一样,这盆花养得好,我心里就愉悦。先让自己快乐起来,再去愉悦他人。”

程鹰是土生土长的徽州人,文化如墨,滋养身心。程鹰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份文化。他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机缘和使命感,对于一个对文化深入钻研进去的人来说,因为深知其中之妙而其实已经舍不得了。“我太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徽州文化的好,是它本身的魅力让我一直坚持写文化小说,一直走下去。真正带有文学使命的人,是能够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苦,他们或许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出一部作品,但这部作品一旦出来便会万代流芳。未来,我还会继续坚持写传统文化,比如古琴、茶叶、中医,文化像水滋润着我,所以我写出来的文字必然带着徽州的意蕴,就像茶叶种在兰花边,自带着兰花香一样。”

新闻推荐

浙江摧毁非法生产经营 调和汽油犯罪团伙 涉案金额逾亿元

新华社杭州12月11日电记者11日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公安局获悉,长兴警方日前成功摧毁一个非法生产经营调和汽油的犯罪团伙...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共建廉洁家园2018-12-12 01:00
评论:(程鹰:文化如墨绘风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