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马光辉 省“两会”期间,住阜省政协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尽责,或带来提案共谋发展大局,或在会议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1月16日,记者
采访了几位住阜省政协委员,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聚智出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和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作为工业经济的主力军,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智慧制造”水平,是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对安徽省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聂磊带来了《“智慧制造”引领,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案,建议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推动骨干企业聚焦特定领域建设研发机构,加强“智慧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企业智慧化改造步伐,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设备智能化;聚焦新一代信息产业,在财政、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对网络设备终端、关键芯片、工业软件等基础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受人口基数所限,人均获得基本支持相对较少;受资金配套政策所限,争取项目难度较大;受发展水平所限,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住阜省政协委员、市妇联主席郭琳在发言时建议:建立资源按人口均等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机制,缩小地域、城乡差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对贫困地区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适度向贫困地区倾斜,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贫困地区地方配套资源,在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单独发行专项债券、中长期低息贷款,建立专项资金,缓解贫困地区财政压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板。
住阜省政协委员、安徽弘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运领,对法治建设尤为关注。省“两会”上,他带来了《以“三治”为重点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提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治理方面的要求,也是平安安徽建设的重要内容。”张运领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能力建设,提升“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三变”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将其收益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和自治工作开展。同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教育,夯实“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强调“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规范作用;提升乡村基层组织人员素质,发挥乡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乡村治理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统筹全市文艺精品创作重大事项,建立创作扶持等系列工作机制,文艺创作整体水平不断提...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