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近年来,安徽“智”造成为安徽科技创新领域一大高频热词。经过多年发展,安徽省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即将开馆的安徽创新馆内,除了大科学装置等一批原始创新科研基础与成果的展示外,一系列已经或即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安徽“智”造产品也将现身,带你感受科技走进生活的魅力。
智能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
去年9月份,华米科技发布了一款可穿戴AI芯片“黄山1号”。这款芯片是全球智能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也是全球首款集成了AI神经网络模块的可穿戴处理器。
“黄山1号”究竟是做什么的呢?与我们熟知的手机芯片不同,它实际上是一颗主要应用在智能手表及智能手环中的医疗健康领域的AI芯片。
这颗可穿戴芯片整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一颗主频可达240MHz的处理器;另一部分是四个人工智能引擎,它们能够形成不同的神经网络,实现在本地端对心率、心电、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这也是“黄山1号”最大的功能。
手机中的芯片,主要是用来处理图像、语音等数据,而“黄山1号”能够对人体生物信号进行收集和处理。但由于人的心律、心电等数据采集有难度,并且这个领域的数据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标注,这就导致这一领域的AI模型很难训练。“华米目前具备很好的心脏领域数据的采集、标注、AI模型训练能力。这颗芯片就是我们这方面的一个成果。未来,它还会加入血压、血糖的监测。”相关人士介绍。
“黄山1号”将AI神经网络集成于芯片中,这使得它在本地就可以直接处理AI任务,无需联网实现快速运算,同时,也降低了芯片的功耗。此外,它还可以自动将传感器数据搬运到内部存储器之中,让数据存储性能更加稳定。这些特性,将让往后使用这一芯片的智能穿戴设备,面对长时间稳定的监测任务,也不会感到太大压力。
除了“黄山1号”,安徽华米还研发出多款科技含量十足的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可根据人的运动量,提供专业运动生理指标数据评估、曾获得过德国红点设计奖的Amazfit运动手表2等。
“日式”英语也能识别
如果说“黄山1号”在未来能让我们对自身健康更加了解,那科大讯飞的翻译机2.0则已经让许多人跨越了不同语种间的障碍。这款“身材”小巧的“合肥造”翻译机,能力十分出众,可以支持英、日、韩、法、俄、荷兰、阿拉伯等全球33种语言即时互译。它还能突破口语不标准的困难,即便是发音比较特别的印度英语、日式英语,它也能进行识别。“在英语方面,可以达到大学六级口语翻译的水平。”讯飞研究院研发人员介绍。
同时,针对国内用户30%不会说普通话,63%普通话带有口音的现象,科大讯飞依托讯飞输入法长期积累的方言数据与能力,将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识别率整体提高到95%,并支持粤语、四川话、东北话、河南话四种方言翻译。此外,这款翻译机还支持拍照翻译,在国外遇到不认识的菜单、化妆品标签、入境卡等,这项功能将带来很大的方便。
从中文到外语,如果把翻译机看作是大脑一般运作,那它需要经历几道步骤,才能顺利完成语言转化呢?据介绍,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把声音变成文字;接着机器对文字进行翻译,这就好比我们使用在线翻译工具一样;接下来,运用语音合成技术把翻译好的文字转为语音。这三个阶段用到的都是讯飞自主研发的技术。
“在翻译方言时,它和原本语言是同一个逻辑,所以我们在中文语境下微调模型就可以。”相关人员介绍,市场上也有同类竞品,从技术来看,讯飞的强项在语音合成与识别领域。“在语音合成领域,讯飞是中国最早进行研究的企业,积累很深;语音识别研究开启也比较早,目前中文识别准确率达到97%。”
这款翻译机曾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及世界智能大会的指定翻译机。此外,它还曾走进联合国总部,并入选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十大“黑科技”创新产品。翻译机未来会更加专业化,用户可以定制词库,用于专业领域翻译,比方说体育、经济、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翻译场景。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再启大幕 安徽亳州和黄山将各承办一站体验活动
人间最美四月天,休闲运动正当时。4月20日,一年一度的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在浙江乐清市再度启幕。2019年第六届长三角运动...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