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 月 22 日,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了安徽省法院2018 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状况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 产权民事一审案件6341件,新收案件5892件,同比分别上升10.62%、9.25%;审结6210件, 同比上升 17.13%。其中,新收著作权案件 2622件,同比下降2%;商标案件2483件,同比 上 升 4.4% ;专 利 案 件 515 件 ,同 比 上 升 164.1%;技术合同案件55件,同比上升7.8%; 植物新品种案件18件,同比下降33.33;其他知 识产权案件199件,同比上升206%。受理知 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643件,新收案件592件, 同比分别上升72.85%、80.49%;审结640件,同比上升97.53%,超过受理及新收案件增幅。 安徽省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呈现出以下 特点:一是收结案量再攀新高,延续了2008年 以来数量持续增长、质效同步提升的良好态 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持续释放,司法保 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二是审理难 度日趋增大。科学技术、商业模式的日新月 异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权利内涵、彰显了 权利价值,反映在司法领域,一方面表现为新 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审理的广播电视播 放合同纠纷和因互联网流量劫持引发的纠纷 案件等均涉及对前沿技术、商业理念的理解 认知;另一方面表现为利益争夺日趋激烈,审 理的个案标的额达到1.3亿元,创下新高。三 是案件集中度相对较高。在类型上,依然相 对集中于著作权、商标权领域,占比分别为 43.58%、41.92%,既反映了安徽省品牌经济、文 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也显示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之路任重道远。 在地域上,合肥地 区、蚌埠地区、阜阳地区法院知识产权民事一 审案件收案量居于前三,分别占比48.86%、13.8%、5.35%,与安徽省合芜蚌及皖江地区创新 能力建设持续加强、皖北地区创新环境快速 转变的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契合。
除了民事案件外,法院妥善审理知识产 权刑事案件,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18 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 150件,新收128件,审结128件。其中,受理 假冒注册商标案71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 商品案67件,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 商标标识案7件,侵犯著作权案4件,侵犯商 业秘密案1件。受理知识产权刑事二审案件 29件,新收27件,审结28件。其中,受理假冒 注册商标案13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案13件,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 标识案3件。 (记者 张青川)
新闻推荐
随着5月的临近,更多的游客出游选择海滨线路,北戴河是旅游首选之一。安徽新世界国旅推出经典北戴河6日游活动,发班时间5...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