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
据《新安晚报》报道,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工作六年后,朱骏(化名)参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职专科的分类考试,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省统考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是他最终的成绩,被录取后将在这里进行三年的全日制学习。以博士学位报考高职专科学校,这在安徽省还是首例。
在人们的经验中,只有从专科起步向上攀登到博士的,没见过博士毕业再考专科学校的,这不是颠倒着来吗?自然,这例“博士考专科”的“稀奇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据报道,朱骏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业都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的,本科专业是数学,硕士以及博士专业是金融工程,2013年毕业后先后在银行和一知名科技公司上班。“对医学感兴趣主要是受我的岳父和爱人影响,他们都是口腔医生。”朱骏说,自己的兴趣一直比较广泛,虽然是理工学生,但也对历史等学科充满兴趣。在见识了妻子对牙齿“正畸”后,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萌生了学习口腔医学的想法。一番考察后,他决定报考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不得不说,朱骏的选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意思的是,对于“博士考专科”,注意到该消息的网友几乎都给予了理解和肯定。有人认为,“博士考专科”说到底也是一种人生突破,是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是为了重新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是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高考状元就应该功成名就,名校博士就应该在高校、研究机构或者大公司里面过着体面、光鲜的生活。实际上,许多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并没有公众期待的那么高,名校博士的出路也不应该单一化,他们的人生不应该被定型化。那种将学历与工作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固然承载着老百姓对“读书有用论”的价值认同,却有失偏颇。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心态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人们塑造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
还有人认为,朱骏“博士考专科”是遵从内心的召唤,所体现出的是一种自由、充盈的个体生命。而自由充盈的个人越多,社会也越是充满生气。毋庸置疑,人和人的天赋不同,兴趣、专长就不同,最终会在选择职业上表现出来。从事自己有兴趣的职业,容易出成绩,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朱骏说,他希望经过这三年的专科学习,未来能将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到的知识与安徽医专学习到的医学知识融合,开辟另一条职业道路。如果朱骏成为一个出色的口腔科医生,不是患者的福音吗?有人还把朱骏与“流浪大师” 沈巍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流浪汉饭都吃不饱,跟“读书”联系不到一起。但沈巍就是边流浪边读书,读书流浪两不误,不为世俗所左右,你说你的,我读我的。沈巍与朱骏境遇迥异,处世之道则同。因此,“博士考专科”是不走寻常路,没有什么不可。
其实,相较于此前发生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此则消息引发的影响要小了很多。虽有关注,却也了了,大体可以说明人们对此类新闻已经有了接受力,并不再有轰动效应。在这样一个个人发展自由选择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为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大惊小怪。当然,这种选择并不具有标本意义,只能作为个案来看待。但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对个人的选择越来越包容,以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今天则是走自己的路,你就走吧。当然,这还需要一个前提:作为个体,要认识自己,懂得自己,善待自己。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3日上午,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2019年农资产品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启动仪式在寿县窑口镇举行。副市长陆晞出席启动仪...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