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华诞。新时代属于每一个奋斗者!创新之都合肥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里,怀揣梦想的奋斗者,他们心怀爱国之情,听从时代召唤,笃行报国之志,以精湛的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奋斗,是对祖国最执着的爱”。本报即日起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刊发全市各行各业“心怀鸿鹄之志、怀揣爱国情怀”的奋斗者故事,奏响时代之强音。
从松花江畔到江淮大地,跨越千山万水,国内肝胆外科顶级专家刘连新带领团队来到“创新高地”合肥,他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创新的思想理念,和对患者的一颗拳拳爱心在安徽医疗领域造福万千百姓。
从“冰城”来到“创新之都”
1988年,刘连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凭借大学期间出类拔萃的表现,1992年,刘连新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选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医学生赴中国医学的殿堂——北京协和医院受训。当时协和医院开出了优厚条件盛情挽留,但刘连新还是决定回到母校。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后,刘连新先后多次赴国外研修。2003年超额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顺利出站。2003年9月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2004年3月因成绩突出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无数荣誉加身。
2018年10月,一纸调令让刘连新从哈尔滨来到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命其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副部长兼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此时,刘连新已是国内肝胆外科的顶级专家,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拥有多项学术成果,也带领着一支成熟的外科团队。
“当一名好医生是我一生的追求,无论在哪,只要能治病救人,我都愿意尝试。”带着这样的信念和憧憬,2018年10月,刘连新带领团队从“冰城”哈尔滨来到了“创新之都”合肥。
新思路加速医院转型升级
一手执教鞭,一手拿手术刀,这是刘连新从医多年最喜欢做的两件事。特别在临床方面,刘连新以手术精巧细腻而著称,素有“学院派”的美誉。
在同事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手术天才”。“做手术是’良心活’。”这是刘连新经常说的话。他始终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治疗方案,该手术的一定手术,不该做的手术坚决不做,决不给病人过度治疗。手术台上出现险情,他麻利迅速,处置果断。一般手术他沉稳细致,决不赶进度。
来到安徽,除了临床、教学工作,刘连新还要更多地承担起医院管理者的角色,不光带来先进技术,刘连新更从理念上推动医院科学转型升级。2019年初,刘连新和医院管理层一起谋划,结合医院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CMI值”的年度目标任务,包括提高微创技术运用比例,大力开展新技术,推动加速康复外科发展;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加快手术接台速度;优化智慧医院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电子病历,推进无纸化进程,减少医护人员负担;加快年轻医生培养,给青年人更多发展平台等多项具体举措。
在刘连新看来,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促进医院向一流的研究型医院、一流质量效益型医院和一流的人文型医院转型,更有助于医院不断提升实力水平,真正担负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任。
来到安徽后,刘连新不仅给医院的管理带来新思路,更在专业领域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在刘连新看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普外科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步。他带领团队不断向肝胆疾病治疗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发起挑战,在国内最早开展精准肝脏切除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荧光腹腔镜及3D腹腔镜下肝胆手术……目前,团队已成功完成千余台次的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手术,这样的成绩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医疗团队可以做到。来安徽短短几个月,刘连新已经带领团队通过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手术,为百余位肝脏疾病患者带去福音。
中国科大附一院是国家卫健委批准、安徽省目前唯一具有全部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作为黑龙江省开展肝脏移植手术最多的医生,来到安徽后,刘连新几乎每次移植都会亲自上阵,主刀手术。今年2月26至28日,连续三天,他连轴主刀了三台肝移植手术,一场手术短则六七个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对医生的心理、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近年来,刘连新带领团队开展的《原发性肝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干预新策略》课题研究,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他和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将中药砒霜的主要成为三氧化二砷引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最佳临床给药方式及相关耐药奥秘,在学界产生强烈反响。
方萍 朱伟华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安徽亳州有一家油条店,店铺虽然不起眼,故事却很感人。经营店铺的夫妻多年来每周末为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送免...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