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超前消费和“校园贷”对高校大学生的危害频频见诸报端,其背后折射出学生群体消费观念、金融思维以及个人行为控制力的缺失。近日,团市委、市学联主办,各高校团委承办的“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围绕三大攻坚战中的防范重大风险,团委、高校重点宣传防金融诈骗、“校园贷”、移动支付风险提示等,同时结合禁毒、防邪教、自身维权保护等内容,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进一步加强了芜湖市高校学生自我防护知识,提升了高校学生金融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编者
安师大 “金融素养课”进班级
安徽师范大学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金融素养教育”活动。该学院经济学会走进各院系数十个班级开展“防范校园贷、树立正确理性消费观念”的主题宣讲。宣讲人介绍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严重超前消费行为和“校园贷”的危害,引导学生理性消费。
皖医
金融“大咖”进校园
前不久,皖南医学院举办了一场“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讲座活动,邀请了中信银行芜湖分行副行长杨镭主讲。
杨镭重点介绍了交友平台诈骗、冒充身份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中奖诈骗、“假车祸”或其他病情为名的诈骗手段。对于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他提醒大学生要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及时报案;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学校老师及警方;不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不法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安信工
防范校园诈骗和移动支付风险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邀请辖区派出所公安干警,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防范校园诈骗和移动支付风险”讲座,旨在让学生们认识到安全支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增强学生的支付安全意识和防范网络诈骗意识,提高信息安全保护与支付风险识别能力。
讲座上,公安干警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金融风险隐患,以图文并茂、典型案例等方式,对金融诈骗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如何鉴别金融诈骗,如何谨防上当,妥善保护自己的财产等问题进行解析。同时,公安干警还向大学生们普及了支付结算相关知识,并传授如何辨别人民币防伪知识,呼吁同学们仔细观察、防伪防骗。
芜职学院
“寓教于赛”普及安全知识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举办了一次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和一场“安全知识进校园”主题海报图片展,为在校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知识宣讲。
校园安全知识竞赛采取现场答题、积分竞赛的形式,竞赛题目涵盖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防邪教、禁毒、防金融诈骗、校园贷、移动支付风险提示以及自身维权保护等方面安全知识。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展现出了扎实的校园安全知识储备以及沉着冷静的风采,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同时,学校还举办了一场“安全知识进校园”主题海报图片展。一幅幅形象的校园安全知识的漫画、图片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也引起同学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新闻推荐
安徽创新馆馆内共有展品1042件。在昨日的开馆仪式结束后,记者来到了主打展览的安徽创新馆一号馆探馆,为您带来馆内的亮点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