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 月 24 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18 年安徽法院行政案件司 法审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 2018 年安徽省行政审判总体情况,并 针对行政案件司法审查中反映出的行政执法和行政应诉工作中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相应建议。
据统计,2018 年,全省法院行政诉讼案件收结案数量持续攀升,共受理 (含新收、旧存,下同)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5590 件,审结14451 件;行政诉讼案 件所涉行政管理领域不断扩大,全省法院受理一审行政案件涉及领域近 50 个,公安、土地、城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交通、民政等领域占收案总数55.57%。除上述传统行政管理领域外,也出现了一些涉及举报投诉、招投标 中标资格、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的行政案件。
《报告》显示,2018 年安徽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上升。全省法 院开庭审理各类一、二审行政诉讼案件 8075 件,行政机关 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40.36%,同比上升16.84%。行政机关 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呈上升态势,说明省政府、省委政法委以 及省高院出台的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范性文 件发挥了积极推进作用。
针对社会较为关注的行政公益诉讼,《报告》中也着重 进行了介绍。安徽省从 2015 年开展试点行政公益诉讼,2017 年 6 月全面推开。在公益诉讼制度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和 行政机关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 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的行政决策程序,严格 落实执法责任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安徽省 2018 年涉 及这几个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开始呈下降态势。
针对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职能作用,《报告》 建议安徽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要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 规范复议案件的办理,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切实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大复议纠错力度,积极维护行政 相对人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报告》中呼吁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良性互 动,建议广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通报交流行政 执法、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工作情况,统一执法及裁判标准,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注重依 托互联网技术,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积 极探索“大数据”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 升行政管理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另外,建议行政机关高度重 视司法建议的办理、反馈工作,及时逐件反馈处理方案或处理 结果,协力推动多元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注重构建司法和非诉 讼程序协调互动的争议解决机制,加大对行政征收补偿、拆迁 安置、行政赔偿等争议的协调、和解力度,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高行 记者 唐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竹青)在日前召开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铜陵市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安徽省科技奖。此次获奖的分别是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