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安徽首支维和警队平安归来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9-04-26 11:30   https://www.yybnet.net/

4月25日,安徽省首次单独组建的维和警队——中国第七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平安归来,11名维和警察顺利完成烈日黄沙的赤道国家——南苏丹共和国守卫平安的维和任务。在任务区的300多天里,他们穿过枪林弹雨,走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只愿为当地民众托起一片和平的天空。

“看,那是我爸爸。”当天,11名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维和民警身姿笔挺、整齐列队出现机场到达大厅时,徐逸畅一眼就认出多月未见的爸爸徐勇。“爸爸,爸爸。”他大步上前拉住爸爸厚重的大手,将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塞进了他怀里。“爸爸,这是我为庆祝您凯旋,写的一幅字。”维和警察徐勇摸着孩子的头,一把将日思夜想的儿子拥入怀中。“得知爸爸顺利归来,孩子主动提出利用书法特长,写一幅字送给他。”徐勇妻子任开颜告诉记者,这幅字选取了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部分内容,最后一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和维和任务十分契合。“维和警察去任务区完成任务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过程中充满艰险,但他们克服重重艰险,圆满完成任务,展现了大国担当,展示了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爱和希望播撒至非洲大地,我们一家人都为他们感到自豪。”

记者了解到,南苏丹任务区是联合国所有任务区中最危险任务区之一,而它的危险程度到底有多大,有过两次维和经历的安庆市公安局国保支队支队长何得文最有发言权。51岁的何得文,在本次维和警队中年龄最大,作为副队长的他参加过东帝汶维和任务和南苏丹维和任务。“参加东帝汶维和时正处于当地战争的后期,而南苏丹任务期间正处在冲突中。”让何得文印象最深的一次任务就是冒着炮火纷飞、枪林弹雨完成的。

今年2月4日是大年三十,何得文参加瓦乌地区为期6天的联合巡逻,中途需穿过360公里的无人区。“300多公里的巡逻在国内可能只需要3个小时,而在维和任务区却是异常的漫长、艰辛和危险。”何得文告诉记者,白天冒着40度以上的酷暑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到了晚上没有空调的降温,虽然劳累但还是辗转难以入眠,这期间经历过车辆中途有过翻车,路过反对派和政府军的交火区域,精神和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等到结束长巡,安全返回营地时,短短6天,何得文体重少了4公斤。

长巡的经历让何得文难以忘怀,而及时处置一枚没有安全栓手雷的过程,让来自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责任区刑警三队的31岁探长张凯一生难忘。

去年12月13日,朱巴3号难民营区出现了一枚手雷,作为现场最高指挥官的张凯没有多想,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决定自行处置这枚手雷,没有任何防护装置的他,就用手捧着已失去安全栓的手雷,独自驾车3公里将爆炸物转至空旷无人区,等待埃塞俄比亚步兵营的专业人员拆解。事后谈起这段经历时,张凯告诉记者,面对手雷时,虽然害怕,但是及时处置避免更大的伤害,这就是维和警察最大的职责。

在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里,当维和队员们思念亲人时,只能使用时断时续的网络敲下平安的文字送达最深的想念。当遇到危险时,维和队员们和其他国家的同事一起相互协作,化险为夷,归来时他们胸口那两枚闪闪发光的和平勋章诉说着维和情怀。采访中何得文告诉记者,维和经历历练了他们,更形成一种信念,看着战火纷飞中无家可归的百姓,作为维和队员只愿使出全身力量,让和平快些降临。

结束采访中记者得知,张凯作为第七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唯一一名延期民警,在5月4日还将继续前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只想道一句,我们期待你平安归来。 ·本报记者李斐·

新闻推荐

共绘江淮春光 提升“美丽经济”

(上接1版)从“天然氧吧”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再到有“中华远古文明曙光”之称的凌家滩遗址,...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承过先辈的荣耀2019-04-26 11:30
评论:(安徽首支维和警队平安归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