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合肥市瑶海区的钱安凤阿姨拨打新安晚报962000热线称,家里有一批书想无偿捐赠给相关单位或高校。
记者采访后了解到,钱阿姨和老伴陈进都已年过七旬,五十多年来积攒了一大批藏书,由于近期想搬家,希望能给这些书找到好的“归宿”。记者了解到,经过联系,老两口打算将这批书无偿捐赠给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记者也联系了安农大经济管理学院栾敬东院长,他说,对老两口的捐赠表示感谢,已经安排工作人员尽快来接受捐书。
家中藏书很丰富
陈进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年纪都大了,而现在住的房子在顶楼又没有电梯,所以准备搬家。这些书都是老两口50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有很多都是比较经典的专业类著作,“如果不给它们找个合适的人或者单位接手,就这么处理掉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说着,陈老从桌上拿起了一本书,介绍道,这是由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写的,不仅价格不菲而且“现在很难买到了”。
记者发现,这堆书里除了部分外国小说,其余大部分都是《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法人大辞典》《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等专业类书籍。
钱安凤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当时叫安徽财贸学院),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喜欢购书藏书,“我和我丈夫也是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注册会计师,而丈夫毕业之后又一直在农业系统工作,所以家里基本上都是会计、审计、农业之类的专业书。”
坚持买书和学习
陈进对读书和做学问有自己的见解。“做工作必须要坚持学习,坚持独立思考,要阅读大量的资料,同时还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老人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和夫人一直在不断购买、阅读书籍。“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脑,而且合肥的书店也不多,但因为工作的需要和起草文件、著书、讲课的要求,又必须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我就经常去安徽省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如果在外面看到合适的书,我也会花钱买下来。”
陈老从桌子上拿出了几本农业类、经管类的书籍对记者说,1980年左右,他曾参与编写并出版了多部专著,后来又被聘请担任全国大中型企业经理、厂长和国家统考命题组成员,并到北京讲授MBA的相关课程,“像经营决策、经营战略……这些都是现代市场学。而书后面的利率表等附录表,都是必须踏实收集相关资料才能落笔的。当时这书我写了一个多月,为了写书和讲课也查了很多资料。
打算捐给安农大
记者了解到,陈老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三农”方面的经济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每年都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一直积极不断撰写并在中央和省市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共100多篇,并著有《农业企业经营学》《农村财务会计》《农业审计》《中国三农问题调查》等10多部著作。
陈老建议,青年人必须要下下功夫来读书,要对做人的道德规则和整个社会国家的历史有自己的思考。同时,读书必须要读好书,读经典,读原著。“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知识和增强判断能力,一个人在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后,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大有提升。”
之后记者获悉,经过联系,老两口打算将这批书无偿捐赠给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我们捐赠这批书表示非常感谢,认为这是对农经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一定要用好这批书。”
常诚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蓝天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徽州石牌楼屹立在绿树繁花碧水间,“徽风皖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行金色的古体字,在阳光下熠熠生...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