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带着我的故事 来到你的身边 “相聚春光里、典型近距离”基层行主题活动先进典型侧记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9-05-08 11:3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相聚春光里、典型近距离”基层行主题活动先进典型侧记

他们业务精湛,仍不懈努力;他们一身荣耀,也满身伤痕;他们几历生死,却矢志不渝。他们是安徽消防救援队伍里的优秀代表,为队伍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内核。4月23日至30日,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举办“相聚春光里、典型近距离”基层行主题活动,8名来自基层、矢志打赢的身边典型,奔赴全省偏远基层中队宣讲成长体会, “火焰蓝”传递 正能量。

杨絮纷飞 易“惹火”

每逢四五月份,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峰期。气温骤然升高,加速了杨柳絮的集中爆发,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不仅给市民出行和健康带来一定影响,还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杨柳絮四处飘落、无孔不入,不论是草垛边、民房周围,还是沟渠中、大棚上,到处都被杨柳絮覆盖成一片,因此,如不及时控制,极易引燃草垛、民房、草坪、大棚等物品,且蔓延速度极快,形成较大的火势。

杨柳絮火灾引燃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儿童玩火引起。儿童好奇心强,对纷飞而下的杨柳絮充满好奇心,常常去点燃积聚成堆的杨柳絮,导致火灾发生。第二,乱扔烟头引起。未熄灭的烟头,扔进杨柳絮堆积层中,遇火立刻燃烧,然而扔烟头的人离开后,不能及时防控,导致火势蔓延扩大。

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居民社区要组织人员及时对街道、小区内的杨柳絮进行清扫,以免留下火灾隐患。相关部门可加大路面洒水的力度,并及时清除飘落在地面上的杨柳絮。对于木制加工厂、加油站等单位更要严加防范,加强防控,勤打扫、配纱窗,防止杨柳絮诱发火灾。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教育,严禁他们随意点燃杨柳絮。广大市民不要将柴垛、树枝等易燃物放在建筑物周围,对于附着在易燃物上的杨柳絮,可采取先用水泼、清扫掩埋的方式进行及时清理,避免一处发生火灾导致“火烧连营”的局面。 ·王应平·

陈三喜:新时代杰出消防卫士

陈三喜,1999年12月入伍,现任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包河大队万年埠中队政治指导员。19年来,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嘉奖5次,2015年被公安部评为公安现役部队优秀人才一等奖;2002年、2011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执勤岗位练兵“技术能手”“优秀士官”;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被总队表彰为“优秀班长标兵”“十佳消防卫士”“技术能手”十佳士官标兵”; “合肥青年“ 荣获五四奖章”。2017年5月19日,作为安徽省公安系统英模代表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还作为全国19万消防员、全省5万公安民警的唯一代表,光荣入选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开展巡回报告。2018年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授予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被央视评选为“中国骄傲”,并作为全国消防员唯一代表,参加央视改革四十年大型专题纪录片专题录制。

1999年,陈三喜走出大山、走进红门。那时的他,身材瘦小、力量不强,却立志要成为一名消防尖兵。但第一天参加训练,就有多个项目不及格,一同训练的战友开玩笑说:还是去站岗“吧。”面对质疑,倔强的陈三喜没有气馁,偏不认输!后来的训练,他自我加压,自讨苦吃”。别人跑3000米,“ 他就跑5000米,直到没人超过他;别人挂钩梯练1遍,他就练5遍、10遍,直到没人敢叫板。他总是最后一个休息、最后一个吃饭。一次,战友好不容易在饭堂碰着了,却发现他拿碗的手都在抖,走路时小腿直打颤。真汗水练就真功夫。在新兵第一次考核中,他所有项目全优。在那时起,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训练不玩命,打仗就丢命;不下真功夫,啃不下硬骨头。

19年,6935天,训练对陈三喜而言,就如同喝水、吃饭一样,早已融入骨髓、成为本能。现在的陈三喜,满身伤痕,最长的一道伤口缝了16针。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他的膝盖严重受损,患上了骨膜炎,膝盖关节处积水肿痛交加,可这个硬汉对自己够狠,竟用偷学来的笨方法,拿针管给自己抽积水。2004年全省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他在集训前一个月被查出严重的肾结石,可他硬是一边吃药一边忍着剧痛坚持完成全部比赛,以五项全能第一,获得了全省大比武第一名,荣立二等功。2016年10月,陈三喜第15次参加全市消防队伍年终业务对抗赛, 37岁以 “高龄”再次夺得个人总分第2名,创下了全省消防队伍的“最老记录”,大家都钦佩地叫他“跑不死的陈三喜”。

陈三喜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只有20厘米。2000年10月,合肥市四河新村发生燃气泄漏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多人被困。还是新兵的他,当得知爆炸点周边仍有幸存者,冒着二次爆炸的可能和房屋坍塌的危险,深入现场搜救。就在他紧张救援的时候,距他仅仅20厘米的楼体突然坍落,和“死神”的擦肩而过换来了被困群众的成功救出。面对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他也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2012年12月,亚洲最大的氯化苯生产企业——蚌埠市八一化工厂突发爆炸起火,陈三喜和战友星夜驰援,他抱起水枪直插到火势最大、温度最高的2号蒸馏塔底部抵近作战。在冲天烈焰的烘烤下,每分每秒都那么漫长、那么煎熬。热浪和高温把他一次次逼出来,他又一次次冲进去。在一天一夜的扑救中,最长的一次抵近作战持续近3个小时,终于成功压制火势,陈三喜却因氯化苯中毒昏迷。

19年寒来暑往,19年匆匆一瞬,19年献身消防。陈三喜用19年的坚守诠释了红门卫士的铮铮誓言,他也必将和千千万万的消防员一样,沐浴着党的阳光,与时代共同成长。

周伟:轻伤不下火线

“咱们不是泥捏的,没那么娇气……”常在训练场上说这段话的是周伟,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入伍10年来,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各级嘉奖8次、优秀士兵1次,先后被安徽省消防总队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优和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指挥员”,“ 2次被安徽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说起周伟,战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在担任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期间,他熟练掌握了地震救援、水域救援、高空山岳绳索救援等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技能。先后在中队组建了高空救援分队、水域救援分队、地震救援分队、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分队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分队等多个专业救援小分队,全面提升了中队战斗力。2017年6月,中部地区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在合肥市进行。周伟作为亳州支队的精兵,被抽调到安徽省重型地震救援队担任主力队员。在演练训练时,周伟右胳膊不慎被划出一道长20公分的伤口,他深知自己不能倒下,所以一直隐瞒伤情。

“为了准备这次9省拉动演练,他铆足了劲儿,从2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信心十足要为救援队拔得头筹……”这是他坚持的信念,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促使他持续带伤“战斗”了16个小时,忍着伤痛,在塌方、乱石、陡崖、密林中走出了一条“血路”。直到将救援通道打通的刹那,虚脱的周伟才被战友们送去了医疗点。

轻伤不下火线,早已成为周伟的“习惯”。他总说,消防员不是泥捏的,没那么娇气。周伟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在现场进行救援的每一位战友,为圆满完成中部地区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勇敢冲上去……”2016年6月,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赵楼村一居民楼内液化气罐着火,火苗向外喷涌,引燃了整个房屋。在水枪掩护下,周伟果断冲进去将气罐抱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减少了财产损失,人称“抱火哥”。2017年5月,亳州市区一名男子酒后落入南湖。周伟迅速带领装备和人员赶往现场救援。“水域流动性差、湖底淤泥堆积、水质能见度差……”这些对于常人来说确实很有困难,但是对于周伟来说,他还是很有底气的,他背着潜水装备三次下水搜救,只为给家人一个交代,最终落水者被成功扛出水面。2017年7月,一位妈妈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爬上四楼窗台跳楼,孩子整个下半身完全悬在半空中,稍有不慎,随时可能发生坠落。在旁人与之交谈时,周伟看准时机,一个箭步飞身上前,成功将母女二人从“死神”身边带回,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参军入伍以来,周伟同志参加灭火救援任务共计1500余次,抢救和疏散人员300多人,保护财产和物资数千万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曹磊:舍生忘死的“嘶吼哥”

2018年8月4日和8日,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埇桥大队汴河中队连续接到群众求救,称有人被困,生命危在旦夕。接警后,在中队长曹磊的带领下,中队官兵迅速出击、沉着处置,曹磊更是身先士卒,徒手刨土,下井救人,成功解救两名被困群众,自己却因缺氧昏迷在井下。他的智勇壮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平台第一时间转发报道,短短时间内引发数百万人围观,网友亲切称其为“嘶吼哥”。

2018年8月8日9时26分,206国道符离镇刘老二烧鸡厂南50米处的一处下水管道施工点,发生了一起事故,施工工人在下井作业时由于缺氧倒在了井下,一起作业的工友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援。据报警人描述共有三人陆续倒在了井下,处境非常危险。

当时,室外温度高达37度,施工人员架着风扇不断往井下吹风。消防官兵勘查现场后,发现施工管道十分狭窄,井下空气稀薄,如果拖延时间过长,被困人员将会出现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情况,但戴上空气呼吸器无法深入底部。汴河中队队长曹磊,凭借多年的救援经验奋勇下井,迅速将绳索绑在了被困工人身上,并大声呼喊:“快拉上去,快救他,不要管我。”被困人员救出后,消防官兵再次将安全绳索放下井内,曹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绳索绑在了身上。当大家把他拉上来时,他已经昏迷过去。随后,曹磊被送往医院治疗。

而就在前几天,曹磊因徒手扒土救出一名被埋群众而受到了人们的赞扬。2018年8月4日11时10分,埇桥区灰古镇秦圩村一工地发生塌方,有一名群众被埋,生命危在旦夕。工地上纵横交错的地基像地道,深约2米。接警后,汴河中队立即赶赴救援现场。为避免挖掘时碰到被困者,曹磊先用挖掘机挖出一定空间,然后一边徒手把被困人员头部和胸部的泥土扒开,一边喊“快快快!还有机会!快挖!”“能听见吗?坚持住!”通过不停喊话鼓舞和提醒被困人员,并最终成功将被困群众救出。

·王应平·

新闻推荐

冷空气走了气温今起回升

本报讯受冷空气影响,昨天早上,安徽省不少地方气温偏低。气象部门预计,从今天开始,本轮冷空气影响结束,气温开始进入较快上升模...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带着我的故事 来到你的身边 “相聚春光里、典型近距离”基层行主题活动先进典型侧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