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安徽省去年初组建了20家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记者5月8日从省科技厅获悉,“一室一中心”建设一年来,加快创新资源集聚,聚力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量子信息、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激光技术等领域原创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国际前沿实现了“并跑”“领跑”;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一批重大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有力支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一年来, 首批省实验室共承担各类在研课题1200余项,总研究经费超过10亿元。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量子信息科学安徽省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安徽省实验室成功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信息,标志着我国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安徽省实验室研发了新一代瓦斯含量测定装置,实现了测定误差小于10%;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成功拉引出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打破了国外对电子信息显示行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长期垄断,刷新了玻璃行业新纪录;先进激光技术安徽省实验室成为国内唯一可提供商用准分子激光器的机构,打破了相关领域核心技术长期由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一年来,省技术创新中心共开发战略新产品20多项,申请专利678项,获授权专利274项。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了20000kN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打破技术垄断,加快我国汽车轻量化、绿色化制造进程;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了我国第一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卫星载荷,突破了宽视场高分辨率光谱成像、在轨高精度紫外光谱定标、在轨光谱高稳定度等系列关键技术;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形技术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
集聚人才的“磁场效应”进一步显现。一年来,首批“一室一中心”共引进业内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60多人。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发挥合肥“核心(总部)加网络”的运行模式,集聚量子信息领域顶尖人才;微尺度物质科学实验室采用单位内部协同团队组建模式,吸引高水平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强磁场省实验室引进国外顶尖人才4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鲍亮亮)5月8日,中国-东盟中心、省商务厅联合在合肥举办“中国(安徽)-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推介双方贸易投资政策和...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