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正与学生交流。
晨报讯 “我热爱举重这份事业,一心想着把这个事业做好,为国争光!”“我带徒弟就有三心,责任心、爱心、真心,虽然我的身体不美,但是我觉得人的心灵要美。”已经参加了6届奥运会的王健用他质朴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体育事业的深厚感情。
参加六届奥运 举重项目“大满贯”
“奥运会冠军”,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它的分量。
坐在我们眼前的这位上身健壮的男子,就是雅典残奥会54公斤级举重冠军王健。
安徽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训练基地,就位于磨店的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内。5月9日下午,王健刚刚训练结束,正在给徒弟们总结当天的训练成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下肢残疾。再过几天,王健就要率队去天津,参加第十届全国残运会。
这一次他和他的徒弟们信心满满。
问起王健获得过多少奖牌,他笑了,“那哪记得,从来没数过。”他告诉江淮晨报记者,因为放眼全世界,在举重项目上,王健已经把所有的金牌拿了个遍。确实,在王健的家中,一个屋子都贡献给了奖牌、奖杯、证书。他也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残疾人举重项目中的“大满贯”获得者。
王健的前半生有几个数字让人敬佩。参加六届残奥会,一届残奥会冠军,27年举重生涯。今年已经不惑之年的王健,一共参与了六届残奥会,这样的经历让同行业的许多运动员叹为观止。“很多运动员都会因为伤病而退出,还有别的原因退出的,像我27年,6届奥运会还在继续坚持举重的,全国都不多见了。”王健说。
热爱所以奋斗,愿为举重事业奉献一生
在国际赛场上,王健不止一次获得冠军,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他的努力而奏响,他的心中总会激情澎湃。“不管得多少次金牌,每一次听到国歌响起,还是和第一次听到一样兴奋。”王健每一天都穿着运动服,在他的胸口始终有那一面五星红旗。
目前,王健是安徽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王健举重队的主教练,跟着他训练的徒弟就有十多个,但他仍旧每天坚持训练。“我希望还能有机会参加2020年的东京残奥会,我想带着我的徒弟一起去。”
为什么能够坚持27年?王健说,“因为热爱这份事业啊,我就希望把它做好。”他自嘲读的书不多,但他每天都会想很多跟残疾人举重事业发展相关的问题。“怎么才能科学训练?怎么调节他们的心态?怎么把队伍带好?”王健毫不夸张地告诉江淮晨报记者,在赛场上,当教练比当运动员要紧张百倍千倍。
晨报星级记者 张梦怡/文 高博/摄
通讯员 黄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永安)记者5月9日从安徽省科协获悉,日前,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国防科工...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