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折耳根 史良高

来源:安庆晚报 2019-05-11 10:54   https://www.yybnet.net/

可能是受儒家文化的长久熏陶,家乡人对吃食还是比较讲究,比较挑剔,比较忌讳的。

譬如狗肉、蛇肉,从来就不允许上桌。当地有句俗语叫“狗肉不上秤”,连秤都不让上,怎能上桌呢?小时候,看到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青皮后生,偶尔煮狗肉、蛇肉打牙祭,都是弄一口旧锅,在野外垒灶烹制,吃完了,连锅碗都一并扔掉。譬如折耳根,家乡压根就没这道菜。可《唐本草》清清楚楚记载:“江左之人好生食之”。江左,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面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大致范围包括今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一带。我的家乡就坐落在濒临长江的“江左”,可我在“江左”生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餐桌上有人拿折耳根“生食”。熟食更是没有。也许旷野沟渠坡坡坎坎长有蓬蓬勃勃的折耳根,可惜我才疏学浅,不识庐山真面。当然,家乡人也和我一样,对大名鼎鼎的折耳根闻所未闻。

折耳根的风水在云贵川渝。生在这里的折耳根,命好,每一棵都打上了爱的烙印,是云贵川渝人掌上的林妹妹。第一次吃折耳根,是从贵州芦笛岩溶洞出来,坐在路边的一家火锅店点了一个火锅,热情的主人随即端上一盘凉拌菜,白生生的,貌似家乡的白茅根,在红油的映衬下竟是那么的抢眼。问店家,说这叫折耳根,很好吃的。火锅配上它,吃了不上火哟!我用筷子轻轻挑起一根,搁嘴里还没有来得及细嚼,就“呸”地一声吐了。麻辣不说,就那和生鱼一样的满口腥味,怎的让人下咽?这贵州人也真是,怎么拿这样的怪东西做菜?后来去过成都、昆明,到了重庆,才知道,折耳根不仅仅受家庭、大排挡热捧,也是许多大酒店宴席上牛皮哄哄的一道菜。奇怪的是,云贵人爱嚼其根,而川渝人则喜食其叶,其做法以凉拌居多,据说也可炒蛋、炒肉片、炒回锅肉,蒸鸡炖鸭烧鱼,只是我无缘一试。

家乡断无折耳根!我这样说是不是有点残忍?其实有一种中草药鱼腥草就是折耳根,只不过产地不同,称谓不同而已。有一年,一亲戚患病,四处求医,均不见效,后来找到我。因是肺上毛病,核磁、CT,忙了半天,接下来就是吃药,输液,一个疗程下来,仍不见好转。最后辗转找到一位退了休的肺科专家,他看看片子说,没大事,挖点鱼腥草煎汤,连喝两月。亲戚不信。可囊中已经羞涩,只好托郎中四野寻挖鱼腥草。不成想,服用几月,病症竟然痊愈。

我猜想,家乡人之所以拒绝狗肉,多半是嫌乡下土狗嗜好粪便,肮脏。拒绝食蛇,则是恐惧其狰狞,恐惧其剧毒。而不吃折耳根,很大程度上就是忌讳它是一味中药。你说,治病的中药怎能堂而皇之地走上餐桌呢?而云贵川渝的人则不然,一年四季都抱个火锅,久而久之,体中必定内火旺盛,而折耳根,正是充当了灭火的119。所以,他们对折耳根极为青睐,倍加呵护,小到口腔溃疡、感冒发烧、小便赤滞、脾胃积热,大到疮痈肿毒,都离不开折耳根。

折耳根学名蕺,《辞源》释曰:“蕺,草名。蕺菜亦称菹菜,以叶有腥气,俗称鱼腥草”。《吴越春秋》有载:“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岑草,便是鱼腥草。亦有坊间版本说,越王勾践被逼尝粪吴国,口臭异常,于是采摘蕺菜食之,以祛除污秽,激浊扬清。后来,采摘蕺菜的山,便称蕺山(今浙江绍兴东北)。如此看来,最先食用折耳根的,是江浙人。

羁旅巴渝数年,我对折耳根有了转折性认同,每每遇到折耳根,也同当地人一样咀嚼得齿颊留香。去年冬天,还在露台辟出一块地来,种上折耳根。整个春天,我们一家都沉醉在清香缭绕的凉拌时光里。

新闻推荐

百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本报讯今年1月份,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再次敦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人员...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折耳根 史良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