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安徽省首座“餐厨垃圾社区利用站”运行一个月。记者昨天了解到,一个月来,这座位于合肥市南七街道的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已经处理了周边数千户家庭的10吨餐厨垃圾,并产出了1吨土壤改良剂。据了解,这种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模式将在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等多地推广。
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
将小区居民家里的剩菜剩饭统一收集,然后运到小区旁边的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就地处理,24小时后变废为宝,加工成土壤改良剂,用来种花种树。4月中旬,安徽省首座“餐厨垃圾社区利用站”在合肥市南七街道丁香家园开始试运行。城管部门希望通过这种有别于以往集中处理的新模式,让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变废为宝,助力垃圾分类。
昨天是该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试运行满月,记者现场看到,资源利用站里的餐厨垃圾处理器正在不断地将剩菜剩饭切碎,挤干,分离油脂,然后通过高温加热和菌类干预,加速有机物分解。“经过24小时发酵后,垃圾可以变成有机肥料。”负责运行的天健环保相关负责人徐晓东告诉记者,一个月来,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就近解决了周边近4000户家庭约7000人产生的餐厨垃圾,“一个月来,总共处理了10吨餐厨垃圾,经过资源化处理,产生了1吨土壤改良剂,同时还提炼了0.3吨油脂,实现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省城多个机关食堂将推广
餐厨垃圾处理站建在小区旁边,对居民生活有没有影响呢?对此,附近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个新生事物,一开始有一点担心,但是一个月来,并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徐晓东告诉记者,经过专业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不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分离出来的油和水也会得到相应的处理,不会对小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据介绍,该设备也接入了云平台,可实现实时监控和自动报警反馈等功能。
记者昨天也了解到,一个月来,已经有不少机构前来参观考察这座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站,希望推广这种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模式。据了解,目前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等地多个机关食堂已经与城管部门联系,希望建站将职工食堂的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正在试点的南七街道有关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准备在街道食堂附近新建一座餐厨垃圾利用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见习记者徐琪琪/文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人……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见证着我国护理事业发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